Workflow
警惕数字人民币新骗局 “四大陷阱”全揭示

数字人民币发展现状 - 数字人民币作为我国法定数字货币试点推广工作正在加速推进 国家层面大力支持 各地政府积极推动 [1] - 应用场景已覆盖线上购物 线下消费 公共交通 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 [1] - 数字人民币红包发放 支付基础设施完善及普及活动深入推动公众使用热情升温 [1] 数字人民币诈骗案件特征 - 不法分子利用"成立数字人民币银行""招募推广员"等虚假信息组建聊天群组 通过2%-5%补贴噱头诱骗公众兑换数字人民币 [2] - 诈骗手法呈现多元化 包括利用未成年人追星心理诱骗绑定父母账户 假冒明星经纪人转移资金等 [2] - 2019年以来新型诈骗案件显著增加 受害群体覆盖中老年人 金融从业者 法律执业者及高校学生等 [3] - 犯罪团伙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目标筛选 作案手法动态更新 隐蔽性与危害性提升 [3] 仿冒APP诈骗手段 - 不法分子制作高仿数字人民币APP 盗用正版图标及宣传语诱导实名注册 通过"拉人头送分红"模式扩散 [4] - 仿冒APP通过设置虚假客服群页面 将受害人引流至非主流社交工具实施诈骗 [4] - 真假APP差异主要体现在图标名称 主页面布局 版本包名及数据流向等专业技术层面 [4] - 使用仿冒APP可能导致银行卡号 密码 验证码等敏感信息泄露 引发资金被盗风险 [5] 官方防范建议 -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提示警惕四大陷阱:假冒试点活动 高额回报投资 有偿推广招募 假冒权威机构来电 [6] - 工信部反诈专班提出"三不"原则:不明链接不点击 未知二维码不扫描 陌生网站不浏览 [7] - 警方强调数字人民币与现钞等价 凡涉及获利返现或交易所交易均为诈骗 需警惕"开通数字货币账户"类短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