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机器人市场表现 - 宇树机器人通过春晚表演和社交媒体互动成为"顶流",G1展示720°回旋踢、鲤鱼打挺等动作,与真人互动话题如宇树机器人与黑悟空跨次元互动在微博热搜累计2229万浏览量 [1][3] - 2024年3月公司完成十余个商业合作,涵盖跨界站台、工厂溯源、舞台走秀、直播带货和唱跳表演五大类 [4] - 直播带货表现突出,G1在交个朋友直播间首秀5分钟销售额达128万 [14] 商业化合作模式 - 跨界联动:与方程豹钛3 SUV、腾势汽车、特步等品牌合作,担任科技属性背书角色,安慕希广告中G1模拟人类促销员行为 [7] - 工厂溯源:探访燕之屋燕窝车间(800名挑拣师)、伊利牧场,展示生产流程并互动 [12] - 舞台走秀:参与淘宝"上班换新大小秀"和小红书RedGala活动,与真人模特协同走秀 [13] - 广告片主角转型:从工具性展示转向"活人感"塑造,如G1以实习生身份入职伊利并拥有工牌 [15] 产品与技术优势 - C端产品:G1(127cm高,擅长街舞)、H1(180cm高,科技感外观)、Go2(四足机器狗)分工明确,主打娱乐与陪伴属性 [15][17] - B端产品:核心零部件90%自研,量产成本比同行低75%,2023年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份额达69.75%(销量)和40.65%(市场规模),海外订单占比50% [19] - 2018-2024年累计中标131笔B端订单,2024年单年中标43个(较2020年13个增长2.3倍),单笔金额20万-109万 [22] 市场战略与行业竞争 - 营销目的:通过广告和活动进行C端市场教育,建立品牌认知而非直接盈利,如2020年春晚A1和2024年H1表演带动出货量增长 [25][26] - 行业背景:2024年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超80家,全年融资71笔(84.5亿元),案例数和金额同比增247%和226% [27] - 竞争布局:国信证券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540亿美元,公司通过低价策略(G1售价9.9万元,较同行低80%)抢占市场 [27][30] 产品普及挑战 - 价格门槛:当前G1售价9.9万元,距离"平民化"目标(2万元/台)仍有差距 [30] - 功能局限:C端机器人主要用于陪伴或娱乐,抓取能力和动作灵活性不足,复杂任务场景适应性待提升 [31] - 技术瓶颈:操作安全性、交互情感反馈等需长期优化 [31]
宇树机器人,又有一“搞钱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