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况 - 中国3D打印行业构建了覆盖"设备—软件—材料—工艺—应用"的全产业链自主创新体系,实现从技术突破到市场腾飞的蜕变 [1] - 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58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415亿元 [1] - 《Wohlers报告2025》预计2030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将在840亿美元至1450亿美元之间 [6] 公司技术实力 - 公司建立了涵盖选区激光熔融(SLM)和选区激光烧结(SLS)技术路线的全链条一体化自主技术体系,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4] - 截至2024年末累计获得425项专利(发明专利175项,实用新型专利188项)、软件著作权48项、商标46项 [3]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超过20%,研发人员占比达33%,2024年费用化研发投入9889万元 [3] - 突破国产控制卡技术,实现振镜运动控制与激光器功率控制的融合,提升工艺开发窗口和应用适用性 [4] - 拥有冷金属熔融技术、高强度碳纤维PA6材料、智能化生产过程管理系统等技术矩阵 [5] 应用领域拓展 - 应用领域从航空航天、汽车加速向医疗、模具、消费电子、运动健康、文化创意等民用市场拓展 [2][3] - 金属3D打印零部件实现重量减轻60%、运行稳定性提升40%、耐疲劳性提升50% [2] - 在低空经济领域推进工业级与消费级飞行器增材制造解决方案,保持与国际飞行汽车厂商合作 [5] - 鞋模行业解决方案已实现超1000万双成品鞋量产,提供"降本、提质、增效"的批量化生产方案 [5] 市场地位与国际化 - 公司是全球极少数同时具备3D打印设备、材料及软件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的企业 [5] - 自主产品出口至全球30多个国家,销售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5] - 牵头或参与制定15项增材制造技术国家标准和6项行业标准 [4]
公司零距离 新经济 新动能 | 华曙高科:以研发创新解锁3D打印“民用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