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仁勋押注中国市场,英伟达的最后一搏?

文章核心观点 - 4月15日英伟达收到美国政府通知,包括H20在内满足特定标准的AI芯片向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须申请许可证,这或促使黄仁勋再次访华,公司面临订单崩盘、失去中国市场等问题,有三条自救路径但充满不确定性,在中国市场命运走向结构性压缩 [1][3][8][13] 当“阉割版”也被禁,英伟达的订单崩盘逻辑 - H20原本是英伟达“技术自救”关键,在不触碰美国出口红线基础上保留部分训练与推理能力,原计划2025年交付中国多家头部客户,中国市场预售订单总额达120 - 150亿美元,2025年Q1中国区营收中H20订单占比超93% [2] - 2025年4月政策升级,“合规版”芯片也被管制,英伟达预警H20相关库存与采购承诺将带来55亿美元财务减值,大摩分析师指出H20芯片预计在2025年4月占数据中心收入12% - 13%,未来几个季度收入恐下滑8% - 9%,产品路线被堵死 [3] 失去中国,英伟达能否维持AI霸权的全球叙事 - 中国是英伟达第四大销售额地区,2024自然年中国区营收171.08亿美元,为史上最高,同比增长66%,2025财年53%的收入来自美国以外地区 [4] - 中国是大模型应用活跃实践土壤,深度求索等公司崛起,英伟达是重要技术参与方,但深度求索崛起或引发美国升级出口限制,美国采取技术封锁与产业投入双轨策略遏制中国AI发展 [5][6] - 即便形势严峻,多家机构重申对英伟达股票“买入”评级,但警告未来几个季度数据中心业务不确定性将对估值形成阶段性挑战 [7] 英伟达的三条“自救路径” - 尝试申请出口许可维持有限出货,但英伟达对获取许可证不乐观,在美国大选年及科技封锁加码氛围下回旋空间小 [9] - 再次推出更低性能“合规芯片”,但中国大模型厂商加速“去英伟达化”,若再降配芯片可能“合规但无用” [10] - 探索软性合作或技术授权形式,类似Intel早期与中国厂商合作模式,但可能面临美方更严格审查 [11] 尾声:押注中国,是黄仁勋最后的边界试探 - 黄仁勋访华尝试探索英伟达能否在中国保留技术与生态“缓冲地带”,公司在中国市场命运因规则变动、地缘张力与信任失衡走向结构性压缩,试图争取延迟清算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