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利润分配方案,2024年归母净利润大增但扣非业绩下滑,各电源板块利润有不同变化,公司作为国能集团常规能源整合平台有项目规划,预计2025 - 2027年盈利情况及维持“增持”评级 [1][2][5] 2024年业绩情况 - 全年营收1791.82亿元,同比减少1.00%;归母净利润98.31亿元,同比增长75.2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6.66亿元,同比下降4.2% [1] - 单四季度营收453.2亿元,同比增长4.69%;归母净利润6.4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0.16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1亿元,2023年同期亏损4.49亿元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处于业绩预告上限 [1] 利润分配方案 - 拟每股派息0.11元(含税),考虑2024年中期每股派息0.09元(含税)后,2024年累计分红占归母净利润36.28% [1] 业绩变动原因 - 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75%主要系转让国电建投50%股权,获一次性投资收益约46亿元 [1]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下滑2.04亿元,主因2024年减值21.77亿元,较2023年增加1.43亿元减值,且上半年国电建投几乎无煤矿业务收入,煤炭板块全年亏损7.94亿元 [1] - 单四季度业绩大幅增长系二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减轻四季度利润压力,剔除减值影响后,2024与2023年单四季度利润总额无明显差异 [2] 分电源利润情况 - 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净利润分别为100.5、19.94、10.56、8.67亿元,较2023年分别变动+15.26、-4.95、-2.78、-0.29亿元 [2] - 火电利润增长受益于煤价下跌,2024年全年入炉标煤922.17元/吨,同比下降12.79元/吨,火电度电净利润为2.9分/千瓦时,较2023年增加0.47分/千瓦时 [2] - 水电利润下滑系大兴川水电站计提8.31亿减值 [2] - 风电利润下滑或因2024年小风年影响,光伏利润下滑主因计提3.5亿固定资产减值 [2] - 2024年风能利用率90.82%、光伏利用率88.3%,新能源利用率下降或与入市比例提升有关 [2] 装机情况 - 截至2024年底,控股装机11170万千瓦,其中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分别为7463、1495、984、1228万千瓦,较2023年分别变动+184、0、+55、+374万千瓦 [2] 电量情况 - 2024年完成上网电量43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9%,其中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分别为3470、590、195、111亿千瓦时,电量增长受益于大渡河来水改善以及光伏装机增长 [3] 电价情况 - 2024年上网电价为429.82元/兆瓦时,较2023年下降7.97元/兆瓦时,其中火电(煤电)、水电、风电、光伏分别为457.52、240.59、474.2、408.22元/兆瓦时,分别较2023年下降3.76、5.11、27.73、72.66元/兆瓦时 [3] 公司平台优势及项目规划 - 为国家能源集团常规能源整合平台,享受集团内火电、水电项目优先发展权以及收并购权 [4] - 截至2023年底,集团已投产未上市火电约80GW、水电8GW(含在建) [4] - 在建8.4GW火电、4.9GW水电,预计2025 - 2026年投产8GW火电与4GW水电,新增火电为发达城市大功率机组,水电主要为四川大渡河流域机组(3.5GW) [4] - 2025年资本性支出741亿,与2024年基本相当,新能源资本性支出计划约280亿,较2024年减少37亿元 [4] - 2025年新开工新能源5.2GW,较2024年减少3.4GW,对新能源态度谨慎体现对项目回报率与股东利益的重视 [4] - 4月14日董事会通过《关于制定 <市值管理制度> 的议案》 [4] 盈利预测与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3.89、70.71、72.4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3、12、11倍,2024年分红对应股息率4.3%,维持“增持”评级 [5]
国电电力(600795):业绩符合预期 水火进入投产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