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概念股近期表现 - 4月初美国加征关税背景下,中国中免、王府井、众信旅游、海汽集团等免税概念股逆势大涨,中国中免4月8日涨7.45%,4月9日涨停,4月10日涨4.99%[1] - 免税运营商明确表示业务不受关税影响,税差加大反而能吸引游客消费[1] - 中国中免股价在4月10日突破72.46元后回落,市场对关税战影响出现分歧[7] 海南离岛免税市场变化 - 2024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309.4亿元,连续两年下滑(2023年437.6亿元,2022年487.1亿元)[4] - 2024年海南旅客吞吐量比2019年增长17%,但离岛免税购物人次下滑15.9%,客单价5445元,较2023年下降15.9%[5] - 2021年海南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601.73亿元(+84%),中国中免当年营收676.69亿元(+28.65%),净利润95.92亿元(+56.23%)[3] 中国中免业绩波动 - 2024年营收564.74亿元(-16.38%),归母净利润42.67亿元(-36.44%),Q4净利润暴跌76.93%至3.48亿元[2] - 股价从高点下跌86%,市值缩水逾6000亿元,2024年前四个月股价持续低于70元[2][5] - 2022年营收544.63亿元(-19.52%),净利润50.25亿元(-47.95%)[4] 关税政策影响 - 海关总署明确免征关税的进口货物不纳入加征范围,海南离岛免税继续享受三税全免政策[8] - 免税运营商采购未受关税战实质影响,海南成为进口商品价格避风港[8][9] - 专家认为海南免税体量有限(年销售几百亿元),原产美国商品占比不高[8] 中国中免业务结构 - 2024年海南地区收入288.92亿元,占总营收51.2%,北京机场免税收入增长115%,上海机场增长32%[10] - 疫情前2019年口岸业务占比66.3%,覆盖中国前10大机场中的9个,拥有123家口岸免税店[10] - 全球建立430+供应商和1400+品牌直采渠道,2023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44.2%[11] 行业发展潜力 - 中国中免投资海口国际免税城和三亚免税城三期,布局新业态[11] - 市内免税店、离境退税等政策持续利好牌照齐全的龙头企业[11] - 行业认为海南离岛免税天花板远未达到,中国7亿中产阶层是潜在客群,需提升客单价(目前4000元 vs 海外3万元)[12]
免税概念股风景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