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鄂尔多斯市入选全国第一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城市和工业园区试点后成效显著,正形成符合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发展格局,推动工业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2][11] 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举措 - 编制印发鄂尔多斯“一城市、二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发布《城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技术规范》,制定14项管理政策 [2] - 优化国家碳达峰、碳监测评估、无废城市等试点联创联建,将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任务纳入美丽“暖城”建设重点任务 [2] - 开工建设78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重点项目,完工33项,累计完成投资921.9亿元 [2] 环境改善成果 - 走航检测异常点位预警从两年前的89个下降到目前的24个 [2] - 鄂托克经济开发区PM10和PM2.5瞬间最高值相比于两年前污染物数值下降一个数量级 [4] 产业升级情况 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淘汰鄂尔多斯电冶集团2.5万千伏安以下矿热炉48台,置换建成硅基合金智能化“创新工厂”并投入试生产 [4] - 430万吨5.5米以下捣固焦炉全部退出,启动分片区整合重组,置换升级煤基全产业链项目,开展创建“绿色焦化”指标体系建设 [4] 鄂托克经济开发区 - 冶金、焦化、电石三大传统行业年节约标煤173.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83.4万吨 [7] - 4月19日,卡尔动力高级别自动驾驶货运车辆上路测试 [7] 鄂尔多斯市苏里格经济开发区 - 加快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和高耗能企业绿电替代,促进现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7] - 鼓励企业延链补链强链,将乌审旗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中的绿氢接入中天合创绿色降碳升级改造项目,实现煤炭资源和产品转变,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7] 各领域发展成果 工业领域 - 重点打造绿氢等18条产业链,抓好千亿级项目落地,建成二氧化碳综合利用项目4个,在建项目7个 [10] 交通领域 - 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推行“散改集+公转铁+智慧物流+数字陆港”模式,铁路专运线、自动驾驶货车等示范项目顺利应用 [10] - 电动重卡保有量突破2000辆,每年减少碳排放量约20万吨;建成“数字陆港”4处,投入运营新能源重型卡车779辆,减少碳排放约7.8万吨 [10] 生态环境领域 - 积极推进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71.21%,较2020年翻一番 [10] - 全面打响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持续保持日均治沙1万亩的攻坚态势 [4][10] - 出台全国地级市首部《绿色矿山建设条例》,发布《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建成绿色矿山156座 [10] - 入选全球“自然城市”平台和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 [10] 未来规划 - 2025年乌审旗谋划建设重大项目33个,总投资1512.5亿元,力争完成投资260亿元 [8]
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推动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