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化学2024年营收、净利均两位数增长 董事长杨卫东:将积极采取可行方案应对关税调整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56.48亿元,同比增长10.03%,归母净利润60.72亿元,同比增长26.77% [1]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原料成本低、供应链完整、产业链一体化以及技术领先策略带来的产品差异化和高端化 [1] - 2024年一季度化工品价格环比回落但同比上涨,如丙烯酸价格从2024年底7900-8000元/吨短暂回落后回升至7400-7500元/吨 [5] 原料成本与关税影响 - 原材料丙烷FEI价格从618美元/吨大幅下跌至450美元/吨,使进料加工业务存在套利空间 [1] - 乙烷关税从2%下降至1%,公司已制定三套应对方案:争取不列入加征清单、争取豁免、采取来料加工和乙烯换货等业务模式 [2] - 公司通过与美国ET公司合作拥有资源出口资产,自建码头、管道和乙烷船队,减少中间环节 [2] - 进料加工业务需要承担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波动,但公司能够从中套利 [3] 产能与产品布局 - 2024年建成年产10万吨乙醇胺装置,形成182万吨/年乙二醇、50万吨/年聚醚大单体与表面活性剂、20万吨/年乙醇胺、15万吨/年碳酸酯等产能 [4] - 拥有80万吨/年聚乙烯、40万吨/年聚苯乙烯等产能 [4] - 正在建设10万吨/年α-烯烃生产装置,茂金属聚乙烯和POE产品已进入中试阶段 [6] 行业供需状况 - 行业呈现"低端过剩,高端紧缺"格局,高端聚烯烃自给率仅为65% [5] - 2024年中国聚乙烯进口量1303万吨,净进口依存度31.9%,茂金属聚乙烯进口量超200万吨,自给率不足20%,POE进口量91万吨,进口依存度近100% [5] - 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丙烷占比约50%,加征关税可能导致PDH企业开工率下降,推动丙烯及下游产品价格上涨 [6] - 中国化工产能扩张进入尾声,供给增速放缓对化工品价格形成支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