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化设备行业:人形“半马”在京举行 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长期健康发展

赛事概况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举行,吸引了20家机器人团队和2000名人类选手参与,完成约21公里赛程 [1] - 天工队、小顽童队、行者二号队分别获得冠、亚、季军 [1] 人形机器人技术短板 - 参赛机器人未实现自主决策能力,需研发人员遥操或引导完成比赛,显示"大小脑"系统待突破 [1] - 散热问题突出,需陪跑人员持续对关节降温,部分机器人因高温出现故障 [1] - 真实场景下续航能力显著低于实验室环境 [1] - 行业在算法、零部件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上仍需更多创新,通用领域应用验证需更长时间 [1] 赛事意义与行业影响 - 赛事促进技术性能升级,关节部件、运动控制、续航能力等技术得到迭代机会 [2] - 推动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及产品评价体系,为商业化落地提供真实数据支持 [2] - 相较PPT或实验室阶段,赛事展现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已取得阶段性进步 [2] 商业化应用前景 - 人形机器人终局目标为工厂、家庭、医疗、服务等场景应用,非马拉松赛事 [3] - 优必选、乐聚等企业已在汽车工厂场景取得显著进展 [3] - 建议关注减速器、电机、传感器、丝杠、本体、设备及结构件等产业链环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