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纯视觉自动驾驶技术路线 - 马斯克宣布即将推出基于纯AI的全自动驾驶方案 仅依赖摄像头、特斯拉AI芯片及AI软件[1] - 特斯拉坚持纯视觉路线 摒弃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等其他传感器 认为通过AI算法和自研芯片可实现媲美人类驾驶员的感知能力[1] - 特斯拉官方宣传强调"人们用眼睛和大脑开车 而不是传感器" 倡导更先进、更智能、更纯粹的驾驶体验[1] 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行业的应用现状 - 几乎所有L4公司的运营车辆都配备激光雷达以增加安全冗余 包括滴滴、广汽埃安、萝卜快跑、小马智行和Waymo等企业的Robotaxi产品[2] - 马斯克虽在SpaceX使用自研激光雷达确保火箭与空间站安全对接 并在2024年第一季度从Luminar购买200万美元以上激光雷达 但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仍坚持不用激光雷达[2] 激光雷达成本下降与规模化普及 - 激光雷达成本大幅降低 禾赛科技CEO表示8年间成本降低99.5% 从早期20万元降至200美元且价格持续下降[4] - 比亚迪宣布将激光雷达垂直整合进自研体系 计划将市场价3000元的激光雷达成本降至900元 依托年交付三四百万辆新车的规模效应[7] - 激光雷达渗透率快速提升 去年15万以上新能源车渗透率为25% 今年有望超过40% 从高端车配置向平民化普及[7] - 多款平价车型搭载激光雷达:零跑B10售价12.98万 订单中超70%为激光雷达智驾版[8];广汽丰田铂智3X售价11万起配备激光雷达传感器矩阵[10];长安计划在10万元级别车型搭载激光雷达[10] 技术路线竞争与行业挑战 - 纯视觉路线对算法、算力和数据要求极高 特斯拉2024年花费30-40亿美元购买GPU 算力储备接近国内自动驾驶主机厂总和[11] - 行业认为FSD与中国车企辅助驾驶存在"断代式领先" 若纯视觉方案在全球市场得到验证 可能影响激光雷达需求[11] - 激光雷达企业面临利润空间压缩挑战 禾赛CEO提出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和非车载业务提升毛利[11] 中国激光雷达企业的全球化布局 - 禾赛科技与欧洲顶级主机厂达成多年独家合作 为其下一代汽车平台提供激光雷达 覆盖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 是海外前装量产领域规模最大订单[12] - 全球收入最高10家国际汽车厂商中有6家与禾赛建立量产合作 推动禾赛在全球ADAS激光雷达市场和L4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场市占率第一[14] - 海外市场开拓存在语言、文化、交付、政策法规等挑战 需要长期合作建立信任[14] 非车载业务拓展与机器人应用 - 禾赛激光雷达覆盖移动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清扫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高增长市场 2024年机器人激光雷达出货量全球第一[15] - 禾赛与追觅签订30万台交付订单 2024年预计出货超20万台 超过历史机器人交付总量[15] - 速腾聚创与库犸科技合作推出搭载激光雷达的割草机器人 2024年机器人及其他产品销量2.44万台 同比增长47%[17] - 预计2029年全球使用激光雷达的机器人数量达500万台 以单价2000元计算市场规模达100亿元[17] L3级自动驾驶对激光雷达的技术要求 - L3级自动驾驶要求激光雷达具备更强探测能力、超远距探测、超高点云密度、全面场景覆盖和高可靠性[17] - 禾赛发布面向L2到L4的「千厘眼」激光雷达感知方案 包含三种解决方案分别对应不同级别自动驾驶系统[18] - 行业共识L3系统必须采用多传感器融合冗余 激光雷达不仅提供冗余更是安全兜底 纯视觉方案无法满足L3安全性要求[20]
马斯克最新的AI驾驶方案,会终结激光雷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