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4.79亿元 同比下降5.24%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 [2] - 非核心业务剥离产生一次性财务影响约4.88亿元 包括商誉减值、存货减值及前期投入成本费用化 [2] 业务重组 - 完成对电视机顶盒、数字城市、数字外贸、工业互联网等非核心业务的剥离和重组 [3] - 重组后非核心业务将不再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公司从2025年起轻装上阵 [3] - 完成对邦道科技的重组 使其成为能源互联网战略方向100%控股子公司 并从2025年2月开始并表 [2] 能源数智化业务 - 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客户提供核心软件解决方案和数智化服务 [3] - 2024年该业务毛利率33.99% 同比下降6.35个百分点 [3] - 毛利率下降主因新市场区域拓展投入增加及新产品线布局 包括采集、负控、数据中台、AI及市场化交易结算等新业务线 [4] 能源互联网业务 - 通过生活缴费、聚合充电、虚拟电厂等场景提供运营和平台化电力交易服务 [4] - 2024年该业务收入18.04亿元 同比增长17.63% [4] - AI技术在聚合充电服务、能源资产运营、电力交易等多个领域研发应用取得突破 [4] AI战略布局 - 2023年成立AI研究院 聚焦电力市场交易预测、能源智能体应用、能源专用大模型三大方向 [6] - 在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 AI辅助交易取得显著效果 [6] - 上线"新电兔"AI充电助手 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全流程智能服务 [6] 行业发展趋势 - 能源行业面临"安全、经济、绿色"矛盾 国家持续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力市场改革 [6] - AI技术通过数据分析预测优化 可提升发电效率、输电稳定性和用电合理性 降低能耗和成本 [7] - AI推动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 使系统更加智能灵活 [7] 未来战略规划 - 公司加速向AI驱动的科技能源企业转型 加大AI研发投入并全面应用到业务创新和运营中 [8] - 聚焦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平台化电力交易、虚拟电厂等场景运营 广泛连接发电、储能、负荷资源 [8] - 从客户业务驱动转向AI技术驱动 从项目型软件服务企业创新升级为平台型能源运营企业 [9]
直击朗新集团业绩交流会:剥离非核心业务致上市后首亏,轻装上阵聚焦“AI+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