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去年有息负债余额下降两成,金地重启拿地

核心观点 - 公司已度过最艰难偿债高峰期 所有公开到期债务顺利完成兑付 债务压力缓解 [1][2] - 公司重启土地投资 在杭州 上海和天津获取新项目 但坚持量入为出原则 根据现金流恢复程度决策 [2] - 行业政策宽松对市场信心修复和需求释放起积极作用 但呈现结构性分化 高能级城市改善明显 低能级城市仍处筑底阶段 [2][4] - 公司2024年业绩显著下滑 营收753.44亿元降23.22% 归母净利润亏损61.15亿元降超788% 为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3] - 公司2024年签约金额685亿元降55% 2025年前三月签约金额81.5亿元降51.31% 销售持续下行 [4] - 公司货币资金227.3亿元较2023年末降23.6% 有息负债735亿元降20% 公开债偿付压力大幅减轻 [6] - 公司未来战略聚焦高能级城市 产品定位绿色低碳和智能科技 同时盘活存量资产 保持审慎经营态度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53.44亿元同比下降23.22% [3] - 归母净利润亏损61.15亿元同比下降超过788% [3] - 房地产开发收入600.26亿元同比减少29.77% 物业出租收入42.8亿元降8.23% 物业管理收入78.08亿元微增0.78% [3] -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约39亿元 信用减值损失约23.8亿元 [3] - 货币资金余额227.3亿元较2023年末297.4亿元减少70.1亿元降幅23.6% [6] - 有息负债余额735亿元较2023年末919亿元下降184亿元降幅20% [6] - 资产负债率64.8% 剔除预收款项后资产负债率59.7% 净负债率49.1% 债务融资加权平均成本4.05% [6] 债务与现金流 - 顺利完成2024年所有公开到期债务兑付 基本度过偿债高峰期 [2] - 2025年尚未兑付境内公开债面值约0.59亿元 2026年约5.01亿元 [6] - 货币资金减少主因积极偿还到期债务控制杠杆水平 [6] - 推动资产分级管控 保留增值潜力资产 变现滞重资产 挖掘融资空间修复资产负债表 [6] 销售与投资 - 2024年签约金额685亿元同比下跌55% [4] - 2025年前三月签约面积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5.18% 签约金额81.5亿元同比下降51.31% [4] - 重启土地投资 在杭州 上海和天津获取新项目 [2] - 拿地策略坚持平衡发展 按量入为出原则 根据经营性和融资性现金流恢复程度决策 [2] 行业与市场 - 行业宽松政策对市场整体信心修复及需求释放起积极作用 [2] - 政策效果呈现结构性分化 一线及强二线城市改善型项目成交明显改善 三四线城市政策刺激效果有限仍处筑底阶段 [4] - 土地市场预计维持中低强度状态 土地供应整体充裕 [2] 公司战略 - 2024年核心任务保交付及保兑付 推行随行就市价格策略加速去化和现金回流 [3] - 2025年策略围绕精准去化 灵活定价 需求适配三大核心 提升品质加快去化 [5] - 持续深耕高能级市场 重点布局人口净流入的一线及强二线城市 [7] - 产品聚焦绿色低碳 智能科技等好房子标准 满足改善型需求 [7] - 探索商办用房改造 存量商品房收购等模式盘活低效资产 [7] - 动态监测政策效果与市场回暖节奏 灵活调整经营策略 保持审慎态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