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集团(600383)

搜索文档
【干货】地产物流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8-16 11:09
地产物流产业链全景梳理 - 物流地产是企业经营专业现代化物流设施的载体,开发商根据客户需求选择地点并投资建设专用物流设施 [1] - 现代物流地产以物流园区为核心载体,建设运营物流仓库、配送中心、分拨中心等设施,提供园区租赁、运营、配送等增值服务 [1] - 主要经营环节包括选址拿地、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及基金运作 [1] 价值链理论应用 - 物流地产企业需关注价值链战略环节,培养核心能力以形成行业竞争优势 [2] 地产物流产业链区域分布 - 产业链区域分布呈现显著集聚特征,上游土地建材供应集中于东部沿海及中部地区 [5] - 中游开发运营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为核心,普洛斯、万纬等头部企业在此布局物流园区及高标仓 [5] - 长三角市场成熟度高,租金与空置率差异小,京津冀形成北京高租金核心与天津、廊坊低价补充格局 [5] - 下游租户集中在电商制造业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城市群 [5] 地产物流上市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行业分化明显:嘉里建设营收195亿元(毛利率32.8%),大悦城营收357.9亿元(毛利率21.8%),富力地产营收187.7亿元(毛利率-4.7%) [7] - 行业整体受供需影响,部分企业凭借规模区位优势盈利,部分面临挑战 [7] 代表性企业投资布局 - **嘉里建设**:2022年出售香港柴湾、沙田货仓(46.2亿港元),子公司嘉里物流签约宁夏陆港项目(一期2亿元,二期3亿元) [10] - **富力地产**:2020-2021年分两次出售广州空港物流园全部股权(合计52.95亿元),彻底退出物流地产领域 [10] - **金地集团**:近年无新增物流地产投资,重心转向住宅及商办开发 [10] - **顺丰控股**:2024年推进南方顺丰仓储物流REIT上市(底层资产估值30.41亿元),投资21亿元建设常州、惠州产业园 [10] - **传化智联**:截至2024年运营73个公路港项目,总投资超50亿元,包括常德(4亿元)、恩施(10亿元)、荣昌(25亿元)项目 [10] - **南山控股**:旗下宝湾物流2024年主导REIT上市(募资12.19亿元),新增成都新津(7亿元)、合肥(10亿元)物流项目 [10]
突发利好!多股涨停
中国基金报· 2025-08-15 11:25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全线翻红,沪指涨0.17%,深成指涨0.55%,创业板指涨0.75%,全市场超4200只个股上涨 [1] - PEEK材料板块涨幅居前,房地产、建材、基本金属等板块跟涨,银行、保险、汽车板块震荡调整 [1] - 港股三大指数均跌超1%,恒生指数跌1.27%,恒生国企跌1.44%,恒生科技跌1.27% [2] 港股主要个股表现 - 京东集团-SW跌4.08%,总市值3825亿港元 [3] - 美团-W跌3.78%,总市值7321亿港元 [3] - 阿里巴巴-W跌3.12%,总市值22513亿港元 [3] - 理想汽车-W跌2.30%,总市值2000亿港元 [3] 房地产板块表现 - 地产股开盘拉升,衢州发展涨停10.04%,信达地产涨停9.92%,光大嘉宝涨5.12% [4][5] - 金地集团涨3.37%,总市值180亿元,华发股份涨2.29%,总市值135亿元 [5] - 政策面:海南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北京优化住房限购政策 [8] 建材板块表现 - 国际复材涨停19.92%,宏和科技涨停10.01%,中材科技涨停10.00% [6][7] - 山东玻纤涨6.93%,旗滨集团涨3.47%,福莱特涨2.06% [7] PEEK材料概念股表现 - 新瀚新材涨12.59%,华密新材涨12.41%,中欣氟材涨7.98% [9][10] - 行业驱动因素:人形机器人需求增长带动PEEK材料应用,汽车轻量化趋势加速 [11] 有色金属板块表现 - 菲利华涨11.93%,诺德股份涨停10.06%,金田股份涨停10.05% [12][13] - 东阳光涨停10.01%,宝武镁业涨4.37%,盛和资源涨5.11% [13]
房地产板块盘初走强,信达地产、衢州发展双双涨停
新浪财经· 2025-08-15 10:45
房地产板块市场表现 - 房地产板块在盘初交易中表现强势,多只个股出现上涨 [1] - 信达地产和衢州发展两只股票双双涨停,显示市场对该板块的强烈关注 [1] - 万通发展、光大嘉宝、金地集团、特发服务、京投发展、金融街等房地产相关股票跟随上涨 [1]
知名房企大规模裁员后,员工实名举报高管贪腐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01:29
公司内部举报事件 - 金地集团华东区域员工实名举报高管徐某静存在经济问题,包括以奖励、团建名义报销费用后私下转回个人账户,要求公司审计介入核实[1] - 举报内容涉及国有资产处置疑点,如泗泾8760项目从1.2亿报价降至8000多万成交,被质疑损害公司利益[2] - 举报人傅某指控徐某静在人事决策上存在"一言堂",包括强制降职降薪、逼迫离职及剥夺业务管理权[3] - 公司回应称已关注报道并启动核查[1][4] 组织架构调整与裁员 - 2024年7月金地集团实施大规模架构变革,取消"集团-区域-城市"三级体系,改为集团直管地区公司,区域公司职能弱化为后台支持[4][5] - 设立十大地区公司聚焦核心城市群(如长三角、珠三角),强化区域深耕能力[5] - 调整伴随大规模裁员,举报人傅某为被裁员工之一,裁员涉及上海公司大宗业务编制缩减[3][4] 财务与经营困境 - 2024年公司营收753.44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61.15亿元(同比降788.54%),签约金额685.1亿元(同比跌55.39%),跌出千亿房企阵营[7] - 2025年1-7月签约金额197.3亿元(同比降53.26%),签约面积143.5万平方米(同比降49.5%)[7] - 2025年上半年预亏34亿至42亿元,主因销售下滑、可结转面积减少及计提资产减值[8] - 2024年面临约200亿元公开市场债务到期,2025年一季度货币资金193.81亿元,资产负债率64.82%[8] 管理层变动 - 2023年10月原董事长凌克因健康原因辞职,2024年3月徐家俊接任董事长[7] - 徐家俊上任后首份年报显示业绩大幅下滑,2025年亏损持续扩大[7][8]
房地产行业周报:北京优化住房政策,多地出台好房子细则-20250813
华源证券· 2025-08-13 18:54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房地产行业"看好"评级 [4] 核心观点 - 中央层面高频提及建设好房子和高品质住房 高品质住宅或迎来发展浪潮 [5] - 建议关注三类标的:核心城市布局强房企 二手房中介 物业管理企业 [5] 板块行情 - 本周房地产(申万)指数上涨2.2% 跑赢上证指数(2.1%)和沪深300(1.2%) [8] - 个股涨幅前五:黑牡丹(+18.1%) *ST荣控(+16.7%) 亚通股份(+14.9%) [8] 新房市场数据 - 42城单周新房成交141万平米 环比下降31.2% 一线城市降幅达37.8% [15] - 8月累计成交164万平米 同比下降22.3% 年初累计降幅收窄至5.0% [22] - 一线城市年初累计成交同比微升1.9% 三四线城市同比下降9.5% [22] 二手房市场数据 - 21城单周二手房成交172万平米 环比下降7.8% 一线城市降幅11.1% [33] - 年初累计成交同比上升16.4% 一线城市累计同比涨幅达19.0% [37] 政策动态 - 北京优化五环外限购政策 取消套数限制 公积金贷款二套额度提至100万元 [47] - 多地出台"好房子"建设细则:成都发布设计导则 郴州限高26层及容积率3.1 [47] 房企动态 - 7月销售额分化:越秀地产同比+19.5% 金地集团同比-57.7% [51] - 保利发展新增佛山住宅地块 需支付价款10亿元 权益比例100% [52] - 中国海外发展发行33亿元公司债 3年期利率1.60% 5年期1.79% [52]
金地集团(600383)8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307.88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3 18:29
公司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13日收盘 金地集团股价报收于3 93元 下跌0 25% [1] - 换手率1 42% 成交量63 91万手 成交金额2 5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307 88万元 占比成交额5 2%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3043 23万元 占比12 1% 大单净流出1735 35万元 占比6 9%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9 66亿元 同比减少14 32% [1] - 归属净利润65780 68万元 同比减少138 34% [1] - 扣非净利润64344 06万元 同比减少112 93% [1] - 流动比率1 395 速动比率0 809 资产负债率64 82% [1] 公司基本信息 - 金地集团成立于1988年 总部位于深圳市 主营业务为房地产业 [1] - 注册资本451458 3572万元 实缴资本451458 3572万元 [1] - 法定代表人徐家俊 [1] 公司业务拓展 - 对外投资186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957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887条 专利信息57条 行政许可34个 [2]
金地集团股价持平 广州甲级写字楼项目顺利交付
金融界· 2025-08-13 01:40
股价表现 - 金地集团股价报3 94元 与前一交易日持平 [1] - 开盘价为3 93元 最高触及4 01元 最低下探3 91元 [1] - 成交量为84 55万手 成交金额达3 34亿元 [1] 资金流向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80 42万元 [2]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净流出8012 04万元 [2] 业务动态 - 公司业务涵盖住宅开发 商业地产运营及物业管理等领域 [1] - 近期在广州国际金融城完成新华保险大厦项目交付 [1] - 该项目为180米高的超高层甲级写字楼 总建筑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 [1]
金地管理押注写字楼代建“小众赛道”,广州首个项目交付,代建行业已是红海混战?
华夏时报· 2025-08-12 22:45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代建行业从蓝海转向红海,面临成本、资源与交付能力的激烈竞争[2] - 行业企业数量从2021年不足30家增至2024年超90家,进入"百家争鸣"阶段[4] - 头部企业如金地、绿城系凭借早期布局和全业态经验占据优势,但2025年上半年TOP5企业市场份额降至46.5%,集中度缓降[3][13][15] - 2024年超100家房企通过新平台或品牌独立入局代建,招商蛇口、绿地等一线房企动作显著[15][16] 金地管理业务发展 - 金地管理首个甲级写字楼项目广州新华保险大厦竣工,建筑高度180米,总建面13万㎡,总投资30亿元[2][5] - 公司代建业务分为商住(67.66%)、商写(11.88%)和政府公建(20.46%)三大板块,2024年累计签约面积3831万㎡,同比增长33.48%[7][9] - 写字楼代建聚焦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在建及已建项目近40个,采用"代建+代运营"模式[9][10] - 2024年集团营收753.43亿元(同比-23.22%),房地产开发收入600.26亿元(同比-29.77%)仍是主要来源[11] 写字楼代建赛道特点 - 写字楼代建存在市场风险高、资金压力大等六大痛点,收益由基础收益(可能0利润)和成果奖励构成[9] - 需定制化开发而非简单复制,考验企业运营能力,代建方在履约中常处劣势[10] - 当前市场供需错配导致空置率高,但新质生产力企业和城市更新带来增长空间[10] 行业盈利与风险 - 绿城管理2024年净利润8.01亿元(同比-17.71%),毛利率从52.15%降至49.56%,政府代建毛利率下滑5.1个百分点至40.1%[17] - 典型代建项目管理费率仅1%-2%,"低费率、微利化"成常态[19] - 代销业务中70%以上去化率才可回款,应收账款减值压力攀升[20][21][22]
金地管理押注写字楼代建“小众赛道” 广州首个项目交付 代建行业已是红海混战?
华夏时报· 2025-08-12 22:32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代建行业从蓝海快速转向红海 企业数量从2021年不足30家增至2024年超90家 进入"百家争鸣"阶段[3][14] - 行业集中度下降 2025年上半年TOP5企业市场份额46.5% 较2024年同期下滑8.7个百分点[11] - 央企国企加速布局 华润 中海等凭借资金和资源优势挤压民营代建企业生存空间[17] - 行业利润率持续下滑 典型项目费率仅1%-2% 绿城管理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7.71% 毛利率降至49.56%[16][18] 金地管理业务发展 - 累计签约代建面积达3831万平方米 同比增长33.48% 商住 商写 政府公建占比分别为67.66% 11.88% 20.46%[6] - 重点布局写字楼代建赛道 在建及已建项目近40个 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6][10] - 广州新华保险大厦项目总投资30亿元 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 为粤港澳大湾区地标性综合体[2][4] - 2024年集团营收753.43亿元同比下降23.22% 房地产开发业务收入600.26亿元(降29.77%)仍为主力[9] 写字楼代建赛道特点 - 具有六大痛点:市场风险高 资金压力大 利润空间有限 定位复杂 施工要求高 品牌维护难[6] - 收益结构包含基础收益(可能零利润)和成果奖励(成本节余/工程节点) 代建方常处履约劣势[6] - 需"代建+代运营"模式 后期运营能力成为关键 当前市场空置率高导致建设需求疲软[7][10] - 非市场主流 开发商多自持商业用地 城投不托底商业用地 要求高度定制化开发[7] 行业转型趋势 - 业态从住宅保障房向政府公建 商业办公等多元化延伸 形成横向扩张[3] - 头部企业如招商蛇口 绿地集团 美的置业等加速布局 美的计划第三方代建占比超20%[15] - 经营风险凸显 住宅代建项目回款与销售进度挂钩(需达70%去化) 应收账款压力攀升[19][20] - 轻资产模式面临挑战 需平衡规模扩张与利润质量 开发逻辑与运营思维需深度结合[9][21]
武汉楼市淡季“日光盘”频现,品质与政策双轮驱动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8-12 03:55
武汉楼市逆势回暖现象 - 伟星·星宸玖序项目开盘首日推出384套房源,2个多小时售出306套,去化率达近80% [1] - 汉阳澍项目186套新房2小时内被认购一空,再现"日光盘"现象 [3] - 7月武汉新建商品房网签10405套,同比增长13%,硚口区以2964套成交量领跑全市 [6] 高品质楼盘市场表现 - 伟星项目以1.88低容积率打造高品质住宅,143㎡户型设计满足改善型需求 [3] - 大华锦绣年华低层洋房、金茂樾满晴川准四代产品、武汉城建·承宁府98%得房率等项目未售先火 [3] - 上半年武汉"好房子"项目首开去化率超70%,是普通项目的2-3倍 [6] 政策与市场变革 - 2024年武汉出台《新型住宅设计创新试点通知》,推动单宗住宅地块平均容积率降至2.0以下 [5] - 硚口区推出"硚六条"新政,包含"以旧换新"、人才购房券等措施 [6] - 汉阳区形成"卖旧盘—拿新地—建好房—促销售"的正向循环,金地项目实现9.3亿元土地出让金入库 [8][9] 开发商战略转型 - 开发商从利润导向转向用户思维,厦门建发武珞路地块项目单价超3.6万元仍实现年底售罄 [5] - 杭州绿城在江岸新兴街获取1.30容积率地块,打造内环稀缺洋房产品 [5] - 产品设计注重解决核心诉求,包括刚需型"高性价比实用房"和改善型"高品质稀缺房" [3] 保障性住房创新模式 - 武汉安家保障性住房有限公司收购存量商品房超2万平方米用作保障房 [8] - 汉阳区平台企业武汉智合收购1183套公寓用作保障房,要求开发商将资金投入当地拿地并追加50%投资 [8] - 保障房收购与土地市场激活形成资金闭环,推动新项目开发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