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8.83亿元,同比增长9.57%,主要由于2023年8月收购江阴尚驰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2] - 机械设备制造业务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8.80%,是营收增长主要驱动力[2] - 回转减速器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128.32%,因江阴尚驰完整年度并表[2] - 中央回转接头收入1.68亿元,同比下降14.10%,因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平均单价下降[2] - 净利润9473万元,同比下降6.84%,主要受光伏业务下滑及计提坏账1134.81万元影响[3] - 扣非净利润8933万元,同比下降6.61%,反映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承压[4] - 基本每股收益0.66元/股,同比下降9.59%[5] - 扣非每股收益0.62元/股,同比下降10.14%[6]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1868万元,同比增长16.16%,因收购江阴尚驰后费用增加[7] - 管理费用4007万元,同比下降10.71%,因上期收购中介费用较高[7] - 财务费用-1187万元(利息收入),较上期-1739万元有所减少,因理财产品投资减少[7] - 研发费用3895万元,同比增长13.11%,因收购后研发投入增加[7] 研发团队 - 研发人员137人,占总员工15.68%[8] - 学历结构:博士1人、硕士2人、本科40人、专科71人、高中及以下23人[8] - 年龄结构:30岁以下38人、30-40岁42人、40-50岁40人、50-60岁16人、60岁以上1人[8]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7749万元,同比下降58.22%,因职工薪酬及其他经营现金支出增加[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05亿元,净流出大幅增加,因支付收购款项及理财投资增加[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20亿元,净流出增加,因股利分配增加[9] 管理层薪酬 - 董事长兼总经理夏泽民税前报酬57.33万元[11] - 副总经理报酬:朱芳40.40万元、邬逵清49.17万元、马永生39.57万元、戴正平40.36万元[11] - 财务总监朱芳(兼任)报酬40.40万元[11] 业务风险 - 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工程机械需求[10] - 钢材价格波动直接影响营业成本[10] - 行业竞争加剧可能挤压市场份额和利润率[10] - 技术人才流失及研发成果转化风险[10] - 光伏跟踪支架市场依赖国外,受贸易政策影响[10] - 汇率波动影响海外业务汇兑损益[10]
长龄液压2024年年报解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骤降58.22%,净利润下滑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