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闯进“半马”赛道

赛事概况 - 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首次设立人形机器人组别,埃塞俄比亚选手沃尔德哈瓦里亚特·德斯塔以1小时02分36秒获男子组冠军,机器人"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获机器人组冠军 [1] - 赛事因大风延期一周后举行,吸引20支参赛队伍,仅6支完成全程21.0975公里 [3] - 社交媒体热议机器人趣味表现,如"无头奔跑""摔倒后继续比赛"等话题登上热搜,部分机器人因标准步态或独特造型"圈粉" [1] 技术突破 - "天工Ultra"通过结构优化、刚柔耦合腿足技术及整机热仿真技术,实现长距离奔跑不损坏,身高1.8米 [2] - 松延动力机器人测试赛中出现脚踝电机法兰盘螺丝断裂,工程师通过加装定位销、改用29码童鞋减少地面冲击损伤 [2] - 人形机器人跑步需承受上万次地面碰撞,对关节和零部件构成巨大考验,被视为"技术飞跃" [1] 参赛企业动态 - 松延动力赛后抖音粉丝从1000增至3.1万,参赛机器人被快速投入商业用途:一台参赛江苏马拉松、一台交付客户、一台拍卖 [1] - 90后/95后团队占比高,如上海半醒科技更换5台机器人后以5小时27分19秒完赛,北京科技职业大学团队研发的"0306"机器人面世不足百天即参赛 [2] - 2022-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WRC)显示行业进步:从"不能走"到"少数能走"再到"多数能走",松延动力2024年演示跑步时关注度较低,但本次赛事镜头量激增 [3] 政策与行业前景 - 北京自2019年制定人形机器人五年规划,经开区、海淀区等将人形机器人列为主导产业推动集聚发展 [4] - 北京市计划支持机器人整机技术攻关,目标集聚5-10家领军企业及关键零部件企业 [5] - 2025年将举办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和WRC,预示更多技术突破,未来机器人应用场景将持续扩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