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国零部件公司,从幕后走向台前|2025上海车展

跨国零部件公司本土化战略升级 - 今年上海车展零部件展馆"座无虚席",某跨国企业展馆面积是往年两倍以上,展示更多最新产品吸引客户[1] - 采埃孚CEO用中文表达"中国很好",天纳克CEO明确将中国列为最优先投资市场[1] - 雷诺-吉利合资企业浩思动力首次线下参展即选择上海车展[1]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上海车展供应链展区面积达10万平方米,占展会总面积近1/3[2] - 零部件公司从幕后走向台前,老板需配合车企参加发布会[2] - 供应链结构从"链状"转为"网状",T1/T2层级概念模糊化[2] - 华为/地平线/宁德时代等本土品牌崛起,推动跨国企业增强市场感知[3] 本土化运营策略 - 天纳克99%决策可在中国本地完成,建立快速响应文化[3] - Unity中国成立本地研发团队,工程师驻场车企实现实时迭代[3] - 采埃孚中国本土化率超85%,计划两年内实现物料100%本土化[5] - 舍弗勒汽车业务研发生产本土化率超90%,每年在华投入超20亿元[5][6] 成本与技术竞争 - 舍弗勒中国聚焦"卷成本"和"卷客户服务",打造高效团队[4] - 天纳克优化全价值链成本,兼顾全球标准与本地化优势[4] - 浩思动力混合动力方案预计节省20%成本[4] - 法雷奥将在上海新建生产基地,生产智能驾驶相关部件[6] 中国市场战略地位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消费者对新技术接受度高[5] - 产业转型从"中国销售"向"中国创新反哺全球"演进[5] - 法雷奥称中国是"全球汽车健身中心",坚持"在中国做中国人"战略[6] - 上海市政府表态支持国际企业加大研发投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