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的战略重要性 - 智能制造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对引领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 -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2] - 中央企业智能制造平台是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力量 [5] 政策与标准体系建设 - 工信部与国标委联合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旨在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 [3] - 截至目前,中国累计发布智能制造国家标准472项、国际标准50余项,支持建设135个标准应用试点项目 [3] - 《建设指南》提出到2026年制修订100项以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3] - 标准是技术“风向标”和产业“助推器”,能够为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提供指导 [5] 技术发展方向与重点领域 - 未来应从制造知识、制造载体、制造手段三方面下功夫,夯实制造基础数据平台,推动装备数字化和智能检测装备发展 [2] - 数字化正驱动装备制造业向智能装备转型,标准为这一跃升提供重要支撑 [3] - 《建设指南》围绕数字化提出重点领域,旨在集成状态感知、决策优化等能力,构建“物理装备+数据资产”新价值体系 [3] - 新型工业化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构传统生产模式,催生更具韧性、效率与创新力的生态系统 [4] 智能工厂建设现状与成效 - 中国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取得初步成效,将智能工厂分成四个级别 [6] - 目前已建成3万多家基础级智能工厂,覆盖80%制造业大类,此外还有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和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6] - 央企智能工厂建设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不良品率、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尤其在卓越级工厂中表现突出 [9] - 通过智能化改造,央企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运营成本 [6] 具体企业案例 - 多家央企智能工厂成为行业标杆,包括中国煤科天玛智控、中石化天津分公司、海洋石油工程、一汽红旗和宝山钢铁的智能工厂 [7] - 中国煤科天玛智控智能工厂建设应用6套智能加工系统、8条柔性智能装配生产线等,实现核心产品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 [8] - 项目投产后,产品合格率达到99.61%,关键设备联网率达到100%,工厂智能化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8] 未来工作重点 - 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强关键技术和装备创新攻关、深化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强化标准牵引带动作用 [5] - 建议更加注重存量标准优化和增量标准聚焦、智能制造效能评估以及推动标准的国际化工作 [5] - 中央企业将继续加大智能工厂建设力度,平台将持续优化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和政策指导 [9]
推动智能制造迈向新高度,央企智能工厂建设有了新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