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罗欣药业三年“失血”28亿元谋转型,创新药热销难掩“烧钱”危机|财报异动透视镜

核心观点 - 罗欣药业2024年呈现"增收不增利"现象,营收同比增长11.99%至26.47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46.04%至9.65亿元[2][3] - 创新药替戈拉生片成为营收增长主要驱动力,消化系统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3.11%至8.18亿元[7] - 亏损扩大主因包括创新药推广费用激增(销售费用增长18.39%至11.41亿元)、子公司股权转让损失及资产减值[2][7][8] - 公司现金流恶化明显,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2023年4.67亿元转为2024年-1.58亿元,同比降133.81%[3][1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6.47亿元(+11.99%),但归母净利润-9.65亿元(亏损扩大46.04%),扣非净利润-7.68亿元(亏损扩大20.23%)[3] - 2022-2024年累计净亏损超28亿元,2022年亏损12.25亿元,2023年亏损6.61亿元[6][10] - 总资产同比下降15.27%至43.36亿元,净资产下降44.04%至13.82亿元[3] - 2025年Q1出现好转迹象:归母净利润扭亏,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7亿元(同比增262.96%)[15] 业务结构 - 医药工业收入23.57亿元(占比89.02%/+13.66%),医药商业收入2.58亿元(占比9.74%/+1.13%)[7] - 创新药替戈拉生片2024年进院数量同比激增130%,新增两个适应症获批[5][11] - 研发投入持续缩减:2024年研发费用0.87亿元(-22.14%),研发人员减少14.16%至97人[13][14] 战略转型 - 从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重点布局消化(替戈拉生片)、呼吸、抗肿瘤领域[5] - 在研管线包括:注射用LX22001(I期临床)、普卡那肽片(III期完成)、LX-039片(I期结束)等6个主要项目[12] - 通过资产剥离优化资源配置,但乐康制药挂牌出售未果导致资产减值[8] 行业背景 - 仿制药行业面临价格战和集采压力,倒逼企业向创新药转型[11] - 创新药研发存在高风险,需持续投入临床试验和市场推广[13] - 替戈拉生片作为国内首款自研P-CAB药物,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