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行业投资逻辑 - 英诺天使基金长期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标的选择标准包括技术独特性、产业链关键核心零部件、细分隐形冠军及潜在被大厂并购标的[2] - 投资人对于早期项目存在非共识判断,技术革命初期认知偏差普遍存在,投资机会源于非共识[3] - 重点关注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科技等高精尖新质生产力方向[3] 松延动力核心竞争力 - 核心团队来自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浙大竺可桢学院等顶尖学府,90后/00后为主兼具学术严谨与创业冲劲[4] - 工程化能力突出,种子轮后1个月内完成首款人形机器人N1从设计到行走测试全流程[4] - 技术-场景-成本三角模型构成壁垒:定价3.99万元主打教育展览场景,模块化设计实现"一机多用",量产数据反哺算法迭代[5] - 半马比赛中N2机器人"小顽童"实现完全自主奔跑,展现产品实战能力[6] 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 - 行业处于技术路线分化与场景深化关键阶段,正从"炫技表演"转向"实用落地"[5] - 半马比赛暴露续航短、稳定性差等问题,但作为里程碑事件推动技术迭代[6] - 运动控制、通用AI决策、成本控制等核心问题尚未解决,技术路线存在被颠覆可能[10] - 应用场景当前聚焦高校科研/工业,未来爆发点可能来自未探索领域[11] 行业长期发展前景 -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中国继新能源汽车后的下一个万亿级产业[9] - 制造业劳动力短缺与老龄化趋势将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养老场景应用[10] - 最终胜出企业需具备"硬件+AI+供应链+场景"全栈能力,大厂在跨行业整合方面具优势[11] 半导体产业支撑能力 - 国产半导体在成熟制程、功率器件、封装等环节已具备支撑新兴产业基础能力[12] - 高端先进制程(7nm以下)在EDA工具、生产设备、材料、AI算力芯片等方面仍需突破[12] - 短期可通过Chiplet+先进封装等系统级创新缓解"卡脖子"风险[12] 企业发展战略 - 松延动力技术路径与宇树机器人存在显著差异,避开高端市场直接竞争[5] - 未来需持续迭代硬件算法,通过首批量产明确市场定位,拓展应用场景[13] - 创始人姜哲源具备技术极客特质,在创新、团队管理、量产营销等多维度展现卓越能力[7]
「机器人+」对话松延动力投资人、英诺天使管理合伙人周全:人形机器人半马是暴露缺点的机会,投资赚的就是非共识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