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光伏行业处于"阵痛期",TCL中环2024年业绩大幅下滑,营收同比暴跌51.95%至284.19亿元,归母净利润-98.18亿元,同比下滑387.42%,毛利率从20.2%骤降至-9.08% [1] - 公司2024年Q4亏损37.57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 [2] - 行业集体自律后,2025年Q1公司归母净亏损环比收窄至19.06亿元,但行业拐点最早或出现在2025年底 [25] 激进策略适得其反 - 2024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大幅下跌:硅料均价跌40%至39元/公斤,单晶硅片(210mm)跌56.25%至1.4元/公斤,TopCon电池片(182mm)跌40.42%至0.28元/W,TopCon组件跌32%至0.68元/W [3] - 公司坚持"满产满销"策略,硅片开工率80%-90%远超行业平均50%-60%,但市占率从23.4%下滑至18.9% [4][5][7] - 高开工率导致库存压力增大,2024年Q3存货达89.65亿元,年底存货跌价准备23.52亿元占存货账面余额27.10% [11][12] - 毛利率从年初5.52%降至年末-9.08%,净利率从-9.58%降至-38.03%,亏损程度远超同业(钧达股份-5.94%、晶澳科技-7.27%、通威股份-6.99%) [8][9] 组件业务不及预期 - 2024年光伏电池及组件营收58.11亿元同比减少37.57%,组件出货量8.3GW较2023年8.9GW下降0.3GW [17][18] - 电池组件技术存在代差:2025年推出的BC组件效率24.6%低于隆基HPBC2.0的26.6%,且未形成规模化订单 [20][21] - 头部企业一体化趋势明显(隆基、晶澳等自供硅片比例超70%),公司组件业务缺乏规模优势且持续亏损 [19][23][24] - 公司计划2025年将组件产能升级为Topcon和BC组件,但市场竞争格局已向头部集中 [22][24] 行业现状与展望 - 光伏行业协会2024年Q4发起"限价、控产"自律行为,公司虽支持但前期高开工率策略与之相悖 [14][15] - 行业供需持续错配,产业链价格已降至现金成本以下,公司自2024年Q2起进入现金成本亏损阶段 [8] - 2025年公司仍需继续应对行业供过于求的挑战,机构预期行业拐点最早出现在2025年底 [25]
巨亏近百亿,TCL中环还得接着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