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嫌弃到真香,增长超350%:打工人捧红的“中式养生水”,熬出头了吗?

行业概览 - 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0.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50%,2024年增长率预计达300%-400%,2028年有望突破100亿元[1][6] - 行业呈现"三国杀"格局:厂牌企业(伊利、三得利、元气森林等)、平台派(山姆、盒马)、老字号药房(同仁堂)三类玩家竞争[7] - 产品定位精准迎合Z世代"硬核养生"需求,主打药食同源食材(红豆、薏米、人参等)和便捷即饮特性[1][4] 市场发展历程 - 2018年可漾推出首款红豆养生水但市场反响平淡,当年行业规模仅0.1亿元[4] - 2021年"一整根"品牌凭借人参泡水设计引发抢购,带动赛道关注度[5] - 2023年元气森林"好自在"系列上线5天售罄,当年新增N12、秒燃等5个品牌,行业进入竞争2.0时代[6] - 2024年果子熟了、好望水等十余个品牌集中入局,行业爆发式增长[6][7] 产品创新方向 - 包装设计强调可视化(透明瓶身)与文化元素(元气森林采用"煮"字创意)[7] - 配方差异化:可漾掌握红豆萃取专利,伊利推出5倍人参萃取产品,三得利开发五红饮等新品类[8][9] - 工艺升级:好望水采用"一烘二碎三熬煮"工艺,盼盼融合清代古方创新组合[13] - 场景细分:六养瞄准润肺场景,统一拓展佐餐/办公场景[13] 行业挑战 - 口感与健康平衡难题:65.5%消费者因功效购买,但部分产品需添加代糖影响健康属性[11] - 同质化严重:80%品牌均推出红豆薏米水,原材料和卖点高度重叠[11][12] - 价格瓶颈:主流产品定价4.9-5.5元/瓶,是普通饮用水的2-3倍[12] - 工艺门槛低:多数品牌依赖"熬煮/萃取"基础工艺,缺乏技术壁垒[12] 未来趋势 - 古方现代化:盼盼等品牌将《验方新编》等传统医方融入产品研发[13] - 本土叙事强化:好望水通过"东方食材+中国工艺"建立文化认同[13] - 复合增速预测:未来五年CAGR达88%,2028年规模突破百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