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辉光电冲刺“A+H”:“赔钱赚吆喝”上市4年亏损83亿 持续“失血”短债暴涨突破百亿

公司上市及融资情况 - 公司于2021年5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82亿元,但上市后持续亏损,4年累计亏损83亿元 [1] - 公司近期筹划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申请已获受理,中金公司担任独家保荐人,此举旨在便利再融资并缓解资金压力 [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104亿元,较年初暴涨近5倍,短期资金缺口超60亿元 [1][11] 财务状况 - 公司仅上市首年现金流为正,2022年至2024年累计经营性现金净流出3.85亿元,2024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出1.7亿元 [1][11] - 2024年末公司有息负债总额达173.4亿元(含104亿元短期负债和69.5亿元长期借款),是账上资金的4倍以上 [11]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66.1%,创2017年以来新高,流动比率0.46、速动比率0.39,同比分别下降55.4%和48.7% [11] 业务表现 - 公司专注于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研发生产,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平板/笔记本等消费电子及车载、医疗等专业领域 [2] - 2024年公司AMOLED面板年销量达5391万片(同比+6.64%),营收49.6亿元(同比+63.2%),但归母净利润亏损25.2亿元 [3] - 中尺寸产品线表现突出:平板/笔记本AMOLED出货量突破300万片(笔记本首次达百万级量产),带动相关营收激增180% [3]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中,京东方等国内厂商2024年合计份额达49.2%(同比+6个百分点),京东方以16%份额居全球第二 [7] - 国内竞争对手(京东方A/TCL科技等)均以柔性AMOLED产能为主,而公司采取刚性产品差异化策略,但该策略未能实现盈利 [6][7][8] - 柔性AMOLED因适配可折叠/轻薄化趋势,正向下挤压刚性AMOLED和LCD市场,公司2024年转向柔性产品但面临落后风险 [7][10] 亏损原因分析 - 行业特性导致高成本:AMOLED行业需持续投入研发且固定资产投入大,投产前期因固定成本分摊较高易产生亏损 [4] - 2024年公司营业成本61.4亿元远超收入49.6亿元,单片面板成本116.6元但售价仅89.4元,每片亏损27元 [4][5] - 历史数据显示公司长期亏损:2017-2024年累计归母净亏损122亿元,毛利率最佳年份(2021年)仍为-1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