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烂的?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32亿元,同比减少7.58% [2] - 净利润亏损2.04亿元,同比暴跌1830.7% [2] - 2020年以来累计亏损近10亿元 [2] - 2024年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合计1.52亿元 [8] 核心业务问题 - 景区整体游客接待量同比下降8.12%,景区旅游营收同比下降16.5% [16] - 资江天门山景区游客量同比下滑44%,全年仅2.47万人次 [6] - 漓江大瀑布饭店、龙胜温泉等核心资源未能有效转化收益 [3][15] - 游客普遍反馈"景美但体验差",存在票价贵、服务冷漠、宰客等问题 [17][18] 战略失误分析 - 盲目扩张导致多个项目亏损:丹霞旅游公司亏损2413.19万元,罗山湖旅游公司亏损1.23亿元 [6][7] - 持续高投入但回报低下: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4516万元 [12] - 文旅产品创新停滞,仍依赖传统观光模式 [33][34] 行业体制弊端 - 市属国企垄断顶级景区资源但缺乏经营自主权 [22] - 审批流程冗长阻碍外来资本进入,央企及头部文旅集团多次受挫 [25] - 宰客、强制购物等乱象屡禁不止,2015-2019年多次被央视等媒体曝光 [28][29] 改革建议方向 - 需赋予国企经营自主权,破除审批思维和官僚逻辑 [38] - 清理地方保护主义,吸引外部投资者 [39] - 严打市场乱象,重建游客信任 [40] - 需从观光模式转型为体验游、文化游等新型业态 [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