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扣非首现负增长,“利润奶牛”屈光业务纠纷不断,爱尔眼科增长逻辑消失?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83亿元,同比增长3.02%,增速远低于2023年的26.4% [1][2] - 扣非净利润30.99亿元,同比下降11.82%,为2009年上市以来首次负增长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8.82亿元,同比下降16.86%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89%,较2023年下降0.99个百分点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5.97%和16.71%,呈现复苏迹象 [5] 业务板块分析 - 屈光项目2024年营收增速仅2.31%,毛利率55.11%较2023年下降2.28个百分点,该业务长期占营收超30% [3] - 视光项目营收增速骤降至6.42%(2023年约30%),毛利率下降2.56个百分点 [3] - 白内障项目毛利率下降3.25个百分点 [3] 财务结构 - 2024年末商誉84.48亿元,占净资产207.15亿元的40.78%,较2023年末增长29.31% [5] - 收购子公司产生的商誉初始金额达101.69亿元,占资产总额30.58% [5] 行业竞争与风险 - 屈光手术作为消费医疗属性产品,面临消费者支出谨慎导致的增速放缓 [4] - 民营眼科机构并购扩张导致区域竞争加剧,单店收入下降 [4] - 公司及子公司涉及353条裁判文书(医疗纠纷为主)和107条行政处罚(广告违规等) [4] 市场表现 - 公司市值从高峰近4000亿元跌至不足1300亿元,蒸发约2700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