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中国航天大会——商业航天产业处于爆发前夜 全产业链驶向星辰大海
近期,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又一历史性时刻。 在距离中国空间站约400公里的地面上,另一段航天故事正在上演。4月23日至4月26日,2025年中国航 天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上海举行。多家航天领域企业携核心产品亮相,等比例缩小的火箭模型依次 排列,多台火箭发动机真机被搬至展台上,首次公开亮相的1∶1无人商业空间站1.0模型也吸引了众多目 光。 对于商业航天企业而言,今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在政策端,商业航天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 告》,多地相继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在技术端,可复用火箭研发持续突破,多枚可复用火箭即将在今年 首飞。更低的卫星发射成本,更高的卫星发射效率可期。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正处于爆发前夜。"多位受访者在此次大会现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千帆星座"产业链企业 集体亮相 "这就是我们给'千帆星座'配套的组网卫星模型。"上海格思航天科技(000901)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 思航天")工作人员杜文俊在展台上向记者表示。在她身旁,一台1∶2.5等比例缩小的卫星模型引起了往来 观众的关注。 作为"千帆星座"计划的核心卫星制造承载单位之一,格思航天目前已经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