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发展之道】 积极看待国产替代

国产替代的战略价值 - 国产替代并非"退而求其次"的权宜之选,而是中国制造业从"跟跑"转向"并跑"甚至"领跑"的缩影 [1] - 联影医疗CT设备进入全球高端市场,大疆无人机、宁德时代电池在全球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1] - 国产替代是重构产业链、技术标准与市场规则的系统工程,如新能源汽车领域建立从锂矿到整车的完整生态 [2] 技术突破与全球竞争 - 中国新能源汽车通过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自主突破,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向"中国标准"倾斜 [2] - 工业软件在航天、军工等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降低对外部供应链依赖 [2] - DeepSeek在AI领域与OpenAI对标,华为鸿蒙系统搭载设备超10亿台,外部压力成为技术创新的催化剂 [2] 研发投入与创新积累 - 2024年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达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总量居世界第二 [3] - 科创板公司平均研发强度保持在10%以上,570多家中国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占比近四分之一 [3] - 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加速技术转化,国产替代土壤日益肥沃 [3] 现实挑战与未来方向 - 部分领域基础研究薄弱、高端人才短缺仍需解决 [3] - 国产替代正从"性价比替代"向"技术超越"跃升,需积极看待这一变化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