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息收入缩水,净利10年首次负增长,厦门银行业绩“稳健”背后是投资收益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59亿元,同比增长2.79%,较2023年增加1.56亿元,但净利润27.06亿元,同比减少1.69%,较2023年减少0.46亿元,为近十年来首次增收不增利 [2][3] - 利息净收入40.05亿元,同比减少3.22亿元,降幅7.43%,主要受LPR利率下调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影响,贷款平均收益率下降导致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减少3.19亿元 [4] - 非利息净收入17.54亿元,同比增长37.45%,其中投资收益10.26亿元,同比大增121.14%,增加5.62亿元,成为拉动营收增长的关键因素 [4][5] 业务结构 - 利息净收入占比下降至69.5%,非利息收入占比提升至30.5%,投资收益自2019年以来持续成为重要收入来源,营收占比一度接近20% [4][5] - 公司通过配置地方债、信用债等高收益资产优化投资组合,2024年债券市场操作策略为"靠前配置+灵活交易",预计2025年债券市场仍有配置和交易机会 [5] - 企业贷款集中在批发零售业(占比未披露)、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三类贷款余额合计758.72亿元 [6]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0.74%,较2023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连续三年稳中有降,房地产行业贷款风险有效化解 [7] - 关注类贷款金额62.36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2.32亿元,次级类、可疑类贷款迁移率大幅提升,系公司基于审慎原则主动调整风险分类所致 [7] - 信用减值损失7.01亿元,同比增加0.52亿元,其中贷款减值损失8.47亿元,同比增加7514万元,占减值损失总额的120.74%,部分与东方集团4.19亿元贷款纠纷相关 [6] 市场反应与公司举措 - 财报发布次日股价下跌4.05%至5.92元/股,董监高拟6个月内增持不低于96.4万元以提振信心 [8] - 新任董事长洪枇杷提出将公司打造为"厦门金融排头兵"和"福建金融主力军"的战略定位 [3] - 2024年公司完成多项高管调整,涉及行长助理、首席风险官、副行长等关键岗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