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行业观察|外卖这门生意,到底是暴利还是微利?

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 全球外卖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低 经调整EBITDA/GTV利润率算术平均值仅为2.2% [4] - 各平台Adj.EBITDA/GTV利润率分布在1.5%-3.3%之间 Uber Eats以3.3%居首 美团外卖为2.8% [5] - 行业普遍采用佣金加配送费模式 佣金率通常在订单金额6%-30%之间 [2] 商业模式差异 - 美团采用外卖加即时零售模式 依托庞大配送网络实现效率提升 [3] - Uber Eats和GrabFood借助网约车业务基础设施实现配送覆盖 [3] - DoorDash建立会员体系DashPass 2024年底会员数达2200万 带来更高用户粘性 [16] - GrabFood依托超级应用生态 整合外卖、打车、支付服务形成协同效应 [19] 成本结构特征 - 配送成本是最大支出项 美团配送成本约占总成本60%-70% 占订单交易总额18% [16] - DoorDash配送成本占订单交易总额25% [16] - 美团单笔配送持续亏损 从2021年亏损0.97元改善至2024年上半年亏损0.34元 [8] - 技术建设投入巨大 覆盖千万商家和数亿用户的系统需要持续技术迭代 [10] 中国市场表现 - 美团外卖业务2019年二季度首次实现经调整运营利润转正 当季经调整净利润14.92亿元 [10] -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2024年营收2502亿元 占总收入74% 经营溢利524亿元 [11] - 饿了么2024财年经调整EBITDA为-98.12亿元 较2023财年-131.48亿元大幅收窄 [12] - 美团到店酒旅业务毛利率达88.6% 显著高于餐饮外卖业务18.7%的毛利率 [11] 规模效应与效率提升 - 美团2019年Adj.EBITDA/GTV利润率仅0.36% 2021年提升至0.88% [10] - 订单密度增加可降低平均配送成本 人工智能调度系统优化路线算法 [12] - GrabFood 2024年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140%至1.96亿美元 主要来自广告收入提升和配送效率优化 [19] 国际比较分析 - 美国市场客单价15-20美元(约108-144元人民币) 是中国市场的六七倍 [16] - DoorDash收入从2022年65.8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107.22亿美元 总订单量从17.36亿单增至25.83亿单 [14] - Grab在东南亚市场份额约53.9% 但Delivery业务Adj.EBITDA/GTV利润率仅为1.1% [21] 未来挑战与趋势 - 美团宣布为骑手缴纳社保 预计每年增加上百亿元成本 [13] - 即时零售品类成为增加用户频率和提升客单价的重要方式 [24] - 东南亚市场面临道路基础设施挑战 多雨气候影响配送效率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