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与经营模式 - 公司2025年预期收入和利润在原有订单持续履约基础上保持稳健,管理层将持续关注主业投资以扩大产业规模[2][3] - 公司主营业务为IDC业务(服务器托管)、IDC解决方案业务和云服务销售,其中批发型业务占比98%,客户结构高度集中(第一大客户收入占比98%)[2] - 采用"先订单、后建设、再运维"模式,合同期限10年,前两年灵活计费,第三年起按满载上架率95%计费("24+"模式),锁定8-10年稳定现金流[2][9] 战略布局与行业定位 - 已建成35座数据中心,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核心区域,总规模达371兆瓦,100%位于"东数西算"核心节点[3][4][5] - 深度融入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响应《"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目标(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10%)和"东数西算"工程要求(国家枢纽节点新增算力占全国60%以上)[4][5] - 未来计划深化八大枢纽节点布局,探索收并购机会(绿地、棕地及成熟项目),同时推进轻资产运营和智能运维平台升级[5] 行业趋势与竞争分析 - IDC行业受AI需求爆发推动进入新周期,头部客户单家需求达GW级(以往为小几百兆瓦),上游设备(如柴发)出现供需紧张[6][7] - 行业呈现规模化(机柜功率提升)、规范化(政策引导向八大节点集中)和模式多样化(算力租赁、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趋势[8] - 公司竞争优势包括:批发模式保障95%实际上架率、56%资产负债率、17亿元货币资金+金融资产、"零SLA事故"运维记录,短板为需加强项目储备应对行业扩张[9][10] 客户结构与财务表现 - 批发型客户主要为世界级互联网企业,采用定制化整体出租模式,合同期内续约率接近100%[9]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向好,融资成本优化,为规模化扩张提供资金支持[10]
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参加2024年度沪市主板人工智能专题集体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