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货比真货多”的4个品牌:收割中产、拿捏打工人,太多人遭殃
假货市场现状 - 假货在奢侈品、运动品牌、轻奢和潮牌领域快速重构消费市场规则,部分商家以假乱真或故意售假且不缺乏消费者 [1] - 阿迪和耐克的假货销量远超正品,莆田货几乎垄断这两个运动品牌巨头的市场 [3] Champion(冠军) - 品牌从红极一时到人气暴跌,假货泛滥是主要原因,消费者吐槽价格高、质量差且A货过多 [7] - 部分假货连logo都与正品不同,但销量仍高,平台上29.9元的"冠军卫衣"(拼写错误为Chanmpion/Chanpion)月销超10万件 [9][11] ARC'TERYX(始祖鸟) - 秋冬冲锋衣假货率极高,约80%为假货,LT和SV系列因网红爆款属性需求量大但正品价格昂贵 [13][14] - 假货类型多样(如莆田鸟、台州鸟),logo高度模仿,消费者更注重品牌展示而非真假 [16] Ralph Lauren(拉夫·劳伦) - Polo衫被视为中产社交标配,假货通过仿制经典款和logo蒙混过关,部分仿制logo设计抽象(如人骑驴) [18][20] - 假货因面料、工艺优于正品且价格仅几十至百元,销量反超正品 [23] Kappa(卡帕) - 曾为国民运动品牌,门店超4000家,但2008年奥运会后假货泛滥,正品被误认为假货 [25] - 假货导致品牌从"奥运顶流"沦为"烂街品牌",串标设计不再流行,品牌自身营销乏力加剧衰落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