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与经营策略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25.83亿元,净利润亏损86.18亿元,为上市以来最严重亏损 [1][3] - 一季度亏损同比收窄,采取"控量保利"策略,硅片出货量108.46GW(对外销售46.55GW),电池组件出货量82.32GW [1][3] - 营业成本764.40亿元,同比减少27.54%,管理费用34.30亿元,同比减少49.15亿元 [4] - 在职员工人数37853人,较2023年减少近一半,货币资金531.57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余额509.48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不足60%,严控经营风险并加大研发投入 [4] 行业环境与挑战 - 2024年光伏行业供需错配,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价格分别下滑约39%、50%、30%、30% [3] - A股110家光伏公司合计营收1.38万亿元(同比-17.96%),合计净亏损3.63亿元(同比-100.25%) [3] - 行业技术快速迭代导致PERC产能淘汰,公司HPBC 1.0产品因研产销脱节造成存货跌价损失 [1] BC技术布局与进展 - 2025年6月BC产能目标35GW,年底增至50GW,2024年BC组件出货占比25.52% [5][7] - HPBC 2.0量产效率24.8%,良率97%,预计年底成本接近TOPCon,降本空间0.02元/W [5][7] - 研发投入50亿元(占营收6%),拥有BC专利400余项,总专利3342项 [6] - BC技术成熟度达80%,预计2026年效果显著,未来3-5年电池效率提升至28.5%,组件效率超26% [6][7] BC技术行业合作与前景 - 联合爱旭股份发布《BC技术发展白皮书》,预计未来一年BC成本与TOPCon平齐或更低 [6][8] - 协鑫、正泰新能、通威等主流厂商陆续展示BC产品,行业朋友圈扩大 [7] - BC当前制造成本与TOPCon差异5分/W,未来可通过效率提升、规模效应和工艺进步降本 [8]
全押BC,隆基欲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