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投诉概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超46万件,同比增长33.33% [1] - 商品大类投诉中前五位为家用电子电器类、服装鞋帽类、日用商品类、食品类、交通工具类 [1] - 具体商品投诉中,日用杂品、鞋、服装、汽车及零部件投诉量均同比增长 [1] 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诉热点 - 定金退款争议频发:因交付延迟或配置与宣传不符申请退款遭拒 [3] - 车型更新引发老车主不满:刚购车即推出配置更高、价格更优的新款车型 [3] - 补贴兑现落空引发纠纷:宣传承诺的政府补贴或置换补贴未实际兑现 [3] - 典型案例显示销售人员隐瞒车型重大升级信息,加速交易导致消费者损失 [3]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与迭代影响 - 车企加速产品迭代并"加量不加价"以提升竞争力,导致老车主心理落差 [4] - 造车新势力强化电子化概念,通过快速迭代实现规模化交付和市场份额抢夺 [4] - 行业营销和售后服务不规范现象增多,加剧消费者纠纷 [4] 中消协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建议 - 企业应避免"重营销、轻履约"行为,强化合规销售和售后保障 [5] - 销售协议需明确标注车辆配置、交付时间、退款条件等关键信息 [5] - 需加大价格变动和车型更新的信息披露,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5] 小米汽车争议事件 - SU7 Ultra更新后最大马力从1548匹限制至约900匹,引发车主不满 [6] - 小米汽车道歉并暂停更新推送,承诺4-8周内推出解决方案 [6] - 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被质疑导流功能不足,公司承认信息表达不清晰 [7] - 对已购车用户赠送2万积分,未交付订单提供限时改配铝制前舱盖选项 [8] - 原厂碳纤维部件需12小时工艺制作,单套模具日产量仅1件 [8]
中消协点名新能源车三大纠纷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