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博思创:营收净利双增 契合国家双碳发展要求 打造核心竞争力

公司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18.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6.48亿元,同比增长12.06%,基本每股收益4.86元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5.48亿元,同比增长14.86% [1] - 在国内储能系统累计装机量方面排名第一 [7] 行业背景 - 2024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3.73亿千瓦,同比增长23%,占电力新增装机的86%,截至2024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8.89亿千瓦,同比增长25%,其中风电光伏总装机14.08亿千瓦 [1] - 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全球将累计新增5500吉瓦可再生能源装机,每年新增940吉瓦,太阳能和风电占比95%以上 [3]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130% [6] 政策支持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和《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并强化并网政策 [3] -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6] 技术应用 - 储能系统应用于电源侧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平衡电力供需 [4] - 独立储能电站可降低电网峰谷负荷差、平滑输出功率曲线、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已建设多个超过1GWh的大型项目 [4] - 形成从电芯建模到系统集成、智能运维到大数据的完整技术体系,2025年计划推进AI、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 [7] 业务布局 - 推出"储能+X"战略,覆盖电源侧风电/光伏/火电及负荷侧充电/数据中心等场景,探索辅助服务/现货市场等商业应用 [4] - 已形成北京、珠海、大同、酒泉四大智能制造基地,酒泉基地二期开工以覆盖西北及"一带一路"市场 [7] - 安徽阜南风光储基地项目为全国最大新能源配套电化学储能电站,提供核心电池系统 [6]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 [7] - 未来将拓展储能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及上下游协同创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