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还在为小米汽车风波道歉时,董明珠仅用一招就实现了口碑逆转

小米汽车质量问题 - 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质量排行榜中,小米SU7排名垫底,蔚来汽车处于平均值水平[3] - 质量问题包括:制动系统警报误报、刹车系统疑似失灵、智驾系统误识别导致急刹追尾、自动泊车故障、360全景影像识别异常、充电故障等[7][9][16] - 2025年3月发生SU7高速爆燃事故,造成3名乘客死亡[13] - 2025年4月推送的"排位模式圈速考核"功能将最大马力从1548匹限制到900匹,引发用户强烈不满后被迫撤回[10] 小米与格力发展对比 - 2013年雷军与董明珠立下10亿元营业额赌约,2018年格力收入1981.2亿元,小米1749亿元,小米落败[26] - 2019年后小米营业额反超格力,但产品质量问题频发[26][20] - 格力建立了862道质量检测工序,执行"筛选分厂"机制,对零部件进行全流程检测[30][32] - 格力推出"10年免费包修"政策,为行业唯一[34] 格力技术创新 - 2002年自主研发中国首台数码多联式中央空调,打破日本技术垄断[36] - 2010年后累计28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5年永磁同步变频离心机组技术全球瞩目[38] - 数控机床技术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获金奖[39] 商业发展启示 - 小米从高性价比手机成功跨界造车,但面临严重质量管控挑战[1][19] - 格力通过严格质量体系和持续技术创新建立行业领先地位[30][32][36] - 企业长期发展取决于产品质量和创新投入,而非短期营业额对比[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