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工程机械第一股”:博雷顿港股IPO,薅地球羊毛年入6亿

公司概况 - 博雷顿预计5月7日登陆港股上市 将成为"新能源工程机械第一股"[1] - 公司成立仅7年 在行业寒冬中逆势完成20亿元C轮融资 估值达180亿元[1] - 核心产品包括电动装载机、电动宽体自卸车和新能源牵引车 覆盖矿山、基建、物流等场景[15] - 2023年电动装载机和宽体自卸车市占率分别达11.2%和8.3% 跻身行业前三[13] 技术突破 - 研发700kWh超大电量纯电动矿卡 解决续航与能耗矛盾[10] - 开发双电机驱动系统(零下40℃启动)和超快充电池(充电70分钟续航10小时)[17] - 参与制定国家新能源机械标准 远程控制技术已商业化[11] - 西藏矿区实测显示设备连续作业84天无故障 维护成本低于柴油车[1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6.35亿元 其中宽体自卸车占比57.4%[17] - 三年研发支出合计1.46亿元 占营收14.24% 远超行业5%平均水平[17] - 毛利率从2022年2.3%提升至2024年5.8% 仍低于燃油机械20%水平[17][18] - 三年累计亏损6.8亿元 2024年净亏损同比扩大54%[19] 市场策略 - 电动装载机价格三年下调14% 以亏损换市占率[19] - 宽体自卸车市场份额从4.3%跃升至18.3%[15][19]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达236天 现金流吃紧[21][22] - 上市募集资金40%用于研发 40%用于产能扩张[22] 行业格局 - 中国新能源工程机械渗透率从2021年8.7%升至2024年21.7% 预计2025年突破50%[34] - 纯电动技术占比超70% 新能源重卡领域占比达91.3%[30][31] - 传统巨头加速转型 徐工新能源产品收入占比达32% 毛利率34%[27] - 跨界企业如比亚迪海外收入69.28亿元 电动叉车占比73.61%[29] 产品结构 - 电动宽体自卸车(90-135吨级)连续三年出货量全国第一[17] - 电动装载机2024年出货450台 市占率18.3%排名第三[17] - 新能源牵引车收入占比从早期主力降至2024年1.1%[17] - 计划2025年推出搭载900kWh电池的135吨级车型[30] 竞争环境 - 动力电池占原材料成本35% 采购价三年涨20%[20] - 三一、徐工既是客户又是竞争对手 低价推出类似产品[20] - 柳工以25%市占率领跑电动装载机市场[28][29] - 华为通过智能化破局 比亚迪利用电池成本优势切入矿山场景[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