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万得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自4月29日以来的6个交易日上涨8 01% [1] - 外骨骼机器人应用领域从医疗康复拓展至工业辅助、养老和户外休闲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1] - 外骨骼机器人在"五一"假期期间火遍国内山岳型景区 如泰山、黄山、华山等 被游客称为"懒人爬山神器" [1] - 泰山景区推出的外骨骼机器人登山服务具备辅助行走、监测身体状况、紧急呼救、景点讲解等功能 重量约1 2公斤 采用碳纤维机身与仿生学关节设计 可承受200公斤瞬时拉力 续航8小时 [1] 产品与技术 - 智元研究院发布国内首款消费级AI外骨骼机器人"踏山AsExo-TK1000" 集成人工智能步态预测和力矩自适应调节技术 准确率高达99 2% 具备持续学习能力 [2] - 程天科技推出EasyGo外骨骼助行器 重量不到2 5公斤 可节省穿戴者20%体力 公司拥有3张外骨骼医疗器械注册证 [2] - 外骨骼机器人融合人工智能、传感、人体工学、动力和电子等技术 [2] 上市公司布局 - 机器人公司外骨骼机器人采用仿生结构设计 具备多种控制方式 外骨骼式无源可穿戴下肢助行器在医疗复健机构处于示范应用阶段 [3] - 光大同创将碳纤维产品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结构件 聚焦轻量化市场 [3] - 精工科技研发团队对单关节外骨骼助力机器人进行多场景调试测试 [3] - 探路者联合研发的下肢外骨骼集成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和智能化运动控制算法 可自主识别用户运动状态并切换助力模式 目前处于系统化研发阶段 [3] 市场前景 - 外骨骼机器人融合动力控制、传感、信息、移动计算技术 应用领域广阔 未来市场空间较大 [3] - 外骨骼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共享技术 关节模组稳定性和轻量化是核心性能指标 人形机器人发展有望带动外骨骼机器人规模应用 [4] - 外骨骼机器人商业化早期应用于医疗康复和军工 后续拓展至工业和民用领域 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46 7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42 2% [4] - 传感器、控制系统、仿生机构设计、新材料等技术融合推动外骨骼机器人性能提升 适应多样化应用场景 [4] - 外骨骼机器人有望广泛应用于养老、医疗、灾害救援等场景 [5]
外骨骼机器人产业链投资机会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