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略矿产出口管制政策升级 - 2025年1月16日商务部宣布将适时增列战略资源领域两用物项并加强出口管制,稀有金属作为军民两用关键材料持续受重点关注 [2] - 2007年起中国已逐步将锆、锂、钼、钒、锑等24类稀有金属纳入出口管制目录,计量单位均为公斤级 [2] - 2023年7月对镓锗、2024年8月对锑、2025年2月对钨碲铋钼铟、2025年4月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实施出口管制并纳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 [2] - 2024年12月3日商务部特别规定原则上禁止镓锗锑超硬材料对美国出口,全面阻断对美军事用途出口 [2] 走私案件与产业链特征 - 2025年4月香港查获25.17吨伪报为"五金配件"的锑锭走私案,该批货物可制造数万枚导弹导引头 [5][6] - 走私手法呈现产业链化特征,涉及开采、提炼、运输、伪装、通关全环节协作运作 [6] - 犯罪团伙采用"铝箔屏蔽金属探测+多国物流洗白"组合策略,通过东南亚转口伪报品名规避监管 [7] - 2022年广西破获涉案1.7亿元的8183吨锑锭走私案,与香港案件显示相似作案手法 [7] - 2024年11月披露两起镓金属走私案,包括美国间谍案和境内企业人员勾结境外势力案 [7] 稀土资源应用争议 - 联想2025款ThinkPad X1 Carbon采用含钇镁合金外壳,单台含钇3克,年销千万台理论可输出30吨管制稀土 [10][12] - 争议焦点在于:钇添加量仅0.5%-1.2%但形成不可逆合金,回收成本高达每克数百美元 [14] - 行业专家质疑将战略资源用于消费电子外壳属于"资源降维",可能形成"蚂蚁搬家"式外流 [14][15] - 墨西哥工厂组装+海外销售模式可能规避中国监管,美国或通过电子产品"曲线获取"稀土 [15] 监管体系强化动向 - 2025年5月9日国家召开专项会议部署打击伪报瞒报、夹藏走私、"第三国"转口等典型手法 [3][17] - 计划通过典型案例公示震慑不法分子,重点深挖幕后非法实体和走私网络 [17] - 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7月后中国对美镓锗出口完全停止,2023年对日镓出口锐减75% [5] - 2024年10-12月中国对日锑出口为零,显示管制措施已产生实质性影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