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交所推“科企专线”提前触达潜在上市企业 有望进一步提升科创企业估值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政策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服务,允许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旨在进一步便利这类企业上市 [1][2] - "科企专线"是对18A章(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和18C章(特专科技公司)上市规则的补充和升级,解决此前未覆盖的痛点 [2][4] - 政策背景源于港交所希望巩固香港作为创新科技公司首选上市地的优势,并响应香港特区政府2025年度至2026年度《财政预算案》的规划 [1][3] 政策核心改进与优势 - 提供"一对一"规则适配指导,解决企业对规则适配性的疑虑,并帮助技术价值传递 [3][4] - 引入保密申请机制,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避免过早披露影响技术价值 [4][5][6] - 港交所近年来持续放宽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门槛,18A于2018年推出,18C于2023年推出,2024年8月进一步下调特专科技公司上市门槛 [4]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业内人士认为"科企专线"能吸引更多科技公司选择港股上市,尤其是打消企业对信息披露和估值预期的顾虑 [2][7] - 自18A、18C推出以来,相关企业在2024年贡献了80%的市场融资额,显示政策对科技企业融资的显著支持 [7] - 2024年一季度港交所新股市场融资额位列全球前五,共有120宗上市申请正在处理中,市场活跃度提升 [8] 香港市场的独特优势 -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丰富的国际投资者资源,并通过沪港通、深港通直接联通内地投资者 [2][8] - 内地投资者更能理解中国科技企业的价值,这是新加坡交易所和美国市场所不具备的优势 [7][8] - 2024年一季度港交所有16个交易日成交量超过3000亿港元,市场流动性和规模优于新加坡 [8] 科技企业上市趋势 - 2024年港交所迎来AI、新能源等领域的科技独角兽上市,包括地平线机器人、优必选、速腾聚创等二十多家AI公司 [9] - 新兴科技企业和AI独角兽赴港上市活跃,显示港交所优化上市制度的成效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