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利集团战略整合 - 吉利集团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报价函,建议私有化极氪,收购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极氪股份及美国存托股票 [1] - 极氪传达的退市背景包括应对外部不确定风险因素和更有利于内部战略聚焦、协同和资源整合 [1] - 吉利集团在春节期间的高层战略会议上对未来3年持悲观态度,决定进行战略收缩 [1] 极氪退市原因 - 极氪上市以来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2024年累计交付22.21万辆新车,未达到23万辆目标 [4] - 吉利集团给极氪集团定下的2024年销量目标是71万辆,其中极氪品牌32万辆,但前4个月仅完成16.56% [4] - 极氪股价曾一度跌至13美元/股,接近"仙股"水平 [5] 品牌定位与协同 - 极氪退市后,吉利集团规划极氪为全球豪华科技品牌,领克为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吉利银河和中国星为全球主流品牌 [3] - 退市能让极氪的技术资产被纳入吉利集团统一调用,增强协同效应 [3] - 极氪与领克合并后,吉利集团进一步整合银河、翼真等品牌 [8] 销量目标与挑战 - 领克品牌2024年前4个月销量接近10万辆,年度目标达成率25.64%,月均销量接近2.5万辆 [5] - 吉利集团目标2027年达到500万辆销售规模 [2] - 当前竞争环境与2014年不同,吉利需要与自主品牌争夺存量市场和应对贸易壁垒 [5] 人员调整与影响 - 极氪已向员工宣告持原始股的员工将按25.66美元/股兑现股票 [6] - 极氪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团队面临裁员压力,公司更强调人效比 [6] - 路特斯去年裁员约10%,管理层频繁变动,部分职位由原极星管理人员接任 [9] 技术整合 - 吉利集团发布千里浩瀚智驾解决方案,宣布高阶智驾"一盘棋"战略 [8] - 原极氪智能驾驶团队一号人物陈奇成为吉利集团首席智驾科学家 [8] - 极氪智舱团队整合入吉利研究院,原极氪副总裁姜军担任吉利集团首席座舱科学家 [8] 未来整合方向 - 吉利集团曾就smart整合与奔驰磋商但未达成共识,未来可能继续谈判 [9] - 路特斯与极星管理层融合或为整合先声 [9] - 极氪、路特斯、吉利的能源团队已整合入浩瀚能源公司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