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尾气治理”公司要做机器人轻量化材料?实探川股“牛股”中自科技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621.16万元,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70.16万元,同比下滑46.91% [1][3] - 2024年营业收入15.65亿元,同比增长1.35% [3] - 股价从4月9日至5月9日涨幅达60.17%,最低点13.89元/股,市值从不到20亿元升至28.52亿元 [3] - 光大证券预测2025年、2026年、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7亿元、2.38亿元、3.02亿元,2027年预测值超过历史峰值2.18亿元 [3] 业务布局与核心技术 - 传统业务内燃机尾气净化催化剂占营收92.88%,涉及天然气车、柴油机/车、汽油车等 [4] - 拓展至氢燃料电池、半固态电池、钠电池等新能源领域,核心材料为铂金(200多元/克) [5][6] - 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已获多款发动机开发定点并批量销售,成本比国外企业低20% [7] - 碳纤维PEEK预浸料项目处于建设阶段,规划年产预浸料50万平方米、航空复合材料30吨,可应用于航空航天、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8][9] 市场地位与国产替代 - 天然气车催化剂市占率从2019年11.10%提升至2020年20.69%,天然气重卡领域市占率从30.55%提升至48.55% [7] - 外资巨头(如巴斯夫、庄信万丰)垄断环境催化剂市场,公司通过国产替代实现突围 [6][7] - 碳纤维PEEK预浸料技术同样由国外巨头掌握,公司正研发新一代复材 [9] 研发投入与产学研合作 - 公司与四川大学深度捆绑,形成产学研体系,董事陈耀强为四川大学化工博导 [11] - 研发投入占比营收约10%,持续投入基础材料研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