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最先进的AI大模型,为什么都在挑战《宝可梦》?
谷歌谷歌(US:GOOG) 虎嗅·2025-05-12 14:57

AI在游戏领域的应用进展 - 游戏作为AI的天然试验场,从AlphaGo到Gemini 2.5 Pro,科技公司持续通过AI通关游戏展示技术突破[2][3][4] - 2023年英伟达开发出能玩《我的世界》的VOYAGER,2025年谷歌Gemini因独立通关初代《宝可梦》引发关注[2][4] - 莫拉维克悖论指出:对人类简单的任务(如游戏通关)对AI反而更困难,这凸显了AI在感知和行动力上的挑战[6][7] 技术实现差异 - 早期AI(如AlphaGo)采用强化学习,依赖预设规则和奖励函数[15] - 大语言模型(如Claude、Gemini)直接操作游戏,需从画面中自主理解规则,类似人类新手学习过程[16][17] - Claude 3.7通关失败(仅获3枚徽章),耗时1年迭代,早期版本甚至无法走出初始城镇[11][12] AI决策能力展示 - Claude能理解属性克制系统并调整策略,如电系技能对岩石系"效果一般"的快速应用[19] - AI决策过程透明化:Claude同步显示思考步骤(如选择技能"翅膀攻击"的分析)[22][23] - 拟人化行为:迷路时主动选择战败回城,或误认NPC后修正[26][28][29] 行业技术演进方向 - Gemini操作步数(10.6万次)比Claude(21.5万次)少50%,但测试条件不同,差异源于代理执行框架优化[30][33][35] - 目标从单一游戏专精(围棋)转向通用能力:感知环境、模糊目标理解和长线规划[37][38] - 《宝可梦》等游戏被选为训练载体,因其模拟现实世界的规则学习和复杂问题解决潜力[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