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吉利整合旗下业务看 动力电池行业暗战升级

吉利汽车收购极氪及电池业务整合 - 吉利汽车计划收购极氪已发行全部股份,实现完全合并,以强化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全球竞争力[2] - 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吉曜通行",发布统一品牌"神盾金砖电池",聚焦"爆款电芯"战略,产品线收敛至10款以内,单款产能规划不低于5GWh[2][6] - 整合后短刀电池将优先保障极氪、领克等高端品牌需求,并逐步覆盖战略车型如吉利银河E5[6] 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市场数据 - 2025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18.2万辆和307.5万辆,同比增长50.4%和47.1%[3] - 同期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30.2GWh,同比增长52.8%,磷酸铁锂电池占比80.8%,同比增长93.6%[3] - 装车量前3/5/10名企业分别占总装车量73.3%/82.5%/93.5%,行业集中度高[3] 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格局 - 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稳居前5,车企背景企业如比亚迪、蜂巢能源、极电新能源进入前十[4][5] - 吉利旗下极电新能源和耀宁新能源合计装车量8.24GWh,超过LG新能源进入国内前十[7] - 广汽因湃电池投产后,宁德时代在其供应链份额从92%降至47%[7] 行业技术发展与战略路径 - 宁德时代10年研发投入662亿元,比亚迪刀片电池体积利用率提升50%,支撑混动车型续航突破2100公里[8] - 亿纬锂能推出"原位升级"大圆柱电池方案,实现标准化新思路[8] - 车企自研电池呈现三种模式:比亚迪垂直整合(整合度78%)、宝马合资模式、吉利"技术中台"模块化输出[9] 行业产能与整合趋势 - 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产能8000GWh,实际需求仅1000GWh,产能利用率不足65%[6] - 车企主导的"电池联盟"加速形成,如Stellantis联合三星SDI、LG新能源计划2030年在欧洲形成120GWh产能[7]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突围,政策驱动下竞合成新常态[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