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同比下降35.15%,归属净利润亏损7407万元,为上市20年来首次年度亏损 [1][4]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69亿元(同比降31.1%),净利润4597万元(同比降34.46%),延续下滑趋势 [4] - 公司净利润自2007年突破亿元后,2014年达历史峰值6.95亿元,2020-2023年维持在2-5亿元区间 [4] 核心产品表现 - 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产品2024年销售收入2.76亿元(占营收42.69%),同比下降27.69% [6] - 重点产品替莫唑胺胶囊(占比28.94%)销售收入降20.66%,立生素(占比28.71%)降14.45%,三氧化二砷(占比10.9%)增33.32% [6] - 来那度胺胶囊销售收入同比骤降77.22%,占抗肿瘤产品比重仅4.89%,远低于预期 [1][6] - 抗感染类、创伤修复类、心脑血管类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下滑48.42%、30.95%、33.92% [7] 研发与战略布局 - 2024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拓展糖尿病、眼科疾病等新领域,强化抗肿瘤、肝病等现有领域优势 [5] - 2024年上市依帕司他片、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4个新产品,储备潜力产品管线 [10] - 董事长徐明波强调将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创新药布局应对集采冲击 [5][8] 金融资产影响 - 持有复星医药、首药控股、星昊医药股票公允价值变动合计亏损1.78亿元,其中首药控股单只股票亏损1.61亿元 [9] - 首药控股股价从2023年55.19元/股跌至2024年29.84元/股,因持股636.43万股导致显著亏损 [9] 市场表现与行业挑战 - 公司股价较2018年历史高点下跌超70%,当前市值67.7亿元 [10] - 集采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第九批集采产品自2024年3月起执行加剧业绩压力 [7]
双鹭药业的“中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