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吉林化纤湿法3K碳纤维产品每吨上涨10000元,资本市场反应敏感,股价连收涨停[1][2] - 碳纤维业务目前处于亏损状态,毛利率-26.74%,主要受价格下跌和产能过剩影响[3] - 提价对整体业绩拉动有限,预计增加年收入约1057万元,占总营收不足0.26%[6] - 市场情绪提振效果大于实际利润反馈,估值依赖远期成长预期[7] 业务结构 - 粘胶长丝是核心收入来源,2024年收入27.91亿元,占比71.83%,毛利率20.44%[3] - 碳纤维业务收入3.20亿元,占比8.24%,毛利率-26.74%[3] - 碳纤维设计产能12000吨,2024年产量5351吨,销量5285吨,产能利用率44.59%[3] 产能情况 - 粘胶长丝设计产能90000吨,产能利用率83.20%,在建35000吨[4] - 粘胶短纤设计产能120000吨,产能利用率86.26%[4] - 碳纤维及复材设计产能12000吨,产能利用率44.59%[4] 碳纤维业务 - 产品以12K、25K等小丝束为主,民用领域市场竞争激烈[5] - 高性能干法T700/T800产品占比较小[5] - 原材料丙烯腈价格同比上涨7.54%,碳纤维均价下降22%[4] - 行业库存约1.6万吨,供过于求格局未改变[4] 提价影响 - 湿法3K碳纤维占比较低,对业绩影响有限[6] - 假设湿法3K销量占比20%(约1057吨),提价增加年收入约1057万元[6] - 原材料丙烯腈占比超60%,成本上涨可能部分抵消提价收益[6] - 中复神鹰等头部企业未跟进调价,或削弱提价效果[6] 行业趋势 - 低空经济、eVTOL、物流无人机等新应用带动碳纤维需求[5] - 风电产业链受新能源政策推动,需求高涨[5] - 丙烯腈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碳纤维产品价格上调[5] 估值情况 - 动态市盈率765倍,是行业均值41倍的18倍多[7] - 机构预测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44/2.23/2.9亿元[7] - 对应未来三年PE高达513/234/180倍[7] - 需年均复合增速超50%才能消化估值[7]
财说| 3K碳纤维每吨涨价1万元,能改善吉林化纤盈利水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