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纤(000420)

搜索文档
“能源心脏的手术师”——记全国劳动模范、吉林化纤奇峰公司动力分厂厂长苏雷
中国化工报· 2025-07-22 10:17
苏雷,吉林化纤奇峰公司动力分厂厂长。这位被同行称为"能源心脏的手术师"的工程师,用13年时间证 明:只有对每个技术细节死磕到底,才能不断超越;只有用匠人之心守护着升腾的炉火,才能让每个焦 耳的能量都极致绽放。 今年"五一"前夕,苏雷获评全国劳动模范。 创新,做平稳运行的实践者 苏雷初入职场时,师傅就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动力系统就像人的神经系统,只有时刻保持完好的状 态,才能驱动工厂这台大机器。"这话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此后,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每次生产异常都成为他积累经验的演习场,每次设备检修都成为他专业 提升的练兵地。 在担任动力厂厂长后,苏雷首先把目光聚焦在解决"老大难"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四管泄漏上。他带领团队 一头扎进现场。经过论证,苏雷调整原煤结构,尽可能减少磨损;优化风煤配比,使其更加平稳、合 理,让煤在炉膛内的流动和压力更稳定。 不仅如此,苏雷还提出了从设备主动防御层面发力,摒弃被动防御的做法。他经过深入对比求证,采用 防磨网联技术,增强设备炉膛内壁的耐磨能力,规范浇铸料的使用,有效提高了锅炉的运行时间。 "气"的问题解决了,苏雷开始攻关废水排放问题。他对碳谷污水水解酸化池、高密沉淀池进行 ...
吉林省税务部门帮助制造业科创企业完善内控机制防范税务风险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1 06:14
吉林省高技术产业增长 - 2024年1月-5月吉林省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69% [1] - 制造业科创企业中数字产品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28%和5.25% [1] - 税务部门支持制造业科创企业强化财税内控机制建设 [1] 鹿人袜业转型与创新 - 鹿人袜业数字化车间采用600多台全自动织缝翻一体机 单个工人可管理32台设备 实现日产袜子20万双 [2] - 公司推出吸湿缓震运动袜 防裂袜 香氛袜等创新产品 拥有17项专利 [2] - 2023年 2024年纳税信用等级恢复为A级 订单已排至2025年1月 [2][3] 吉林化纤碳纤维业务发展 - 吉林化纤2017年-2024年累计投入7.62亿元研发资金攻克高性能碳纤维技术 [4] - 2024年1月-5月实现销售收入102.64亿元 同比增长31% 出口创汇增长16% [4] - 产品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税务合规措施使人为错误率下降60% [4][5] 长光卫星商业航天进展 - 长光卫星已发射219颗卫星 其中"吉林一号"星座达140颗 为全球最大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 [6] - 公司重点投入人工智能研发 设立立项评审 预算编制 成本核算等全流程审核机制 [6] - 实施三级内控发票管理规范 接入税务云系统实现全生命周期发票查验 [7] 税务支持与合规管理 - 税务部门提供研发费用归集 票据凭证梳理等高频涉税事项辅导 [2] - 吉林化纤设立专职税务合规岗 将风险防控纳入日常考核 [4] - 长光卫星制定纳税申报 发票管理 税费财务等全套合规制度 [7]
活力中国调研行|“一根丝”牵起发展新动能
新华社· 2025-07-18 22:14
碳纤维材料特性 - 碳纤维直径仅为头发丝的十分之一,强度是钢的7至9倍 [1] - 一束50K碳纤维可拉动一头牛,3K规格每束含3000根碳丝,具有高致密性 [1] - 材料已应用于滑雪板、网球拍、钓鱼竿、自行车等消费品及风电叶片、无人机螺旋桨、汽车引擎盖等工业品 [1] 吉林化纤碳纤维业务进展 - 公司掌握湿法、干喷湿法两种碳纤维原丝制备专利技术,拥有全球效率领先的原丝和碳化生产线 [3] - 2023年上半年碳纤维销量超2.5万吨,同比增65%,全年预计达5.6万吨 [3] - 碳纤维产业链延伸至复材制品,该板块占碳纤维收入比重达45% [4] - 风电叶片主梁碳板国内市占率95%,无人机结构件占国内市场过半份额 [4] - 计划2024年实现碳丝年产能7万吨目标 [4] 公司传统纤维业务优势 - 人造丝全球产能占比34%,腈纶纤维占40%,竹纤维占90% [6] - 年产3.5万吨生物质新型人造丝项目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6] - 竹纤维因柔软抗菌特性成为内衣面料首选,人造丝可织入高端香云纱 [6] 行业与区域经济影响 - 低空经济、风电、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拉动碳纤维需求 [4] - 吉林省2023年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17.9%,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4.4%,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 [8] - 碳纤维产业被视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典型案例 [8]
中国碳纤维巨头软硬材料同步突破 国际市场供不应求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15:49
碳纤维业务突破 - 公司生产的碳纤维自行车重量仅六七公斤,女士可单手提起但强度足以翻山越岭,产品供不应求正在赶制新订单 [2] - 碳纤维被誉为"新材料之王",重量不到钢的四分之一但强度是钢的7至9倍,且具有耐腐蚀特性 [2] - 在风电叶片主梁碳板领域中国市场占有率高达95%,在无人机碳纤维结构件市场占有率超过50% [2] - 经过近20年研发已能生产全规格、全牌号碳纤维,相关产品约占中国市场份额的45% [2] - 碳纤维应用已从工业领域(低空经济、无人机、汽车轻量化)扩展到民用领域(球拍、鱼竿、自行车、滑雪板) [2] 软材料创新 - 华绒纺丝具有比棉绒更柔、比羊绒更暖、比鹅绒更轻的特性,被视为棉纺革命性材料 [3] - 该技术凝聚26年腈纶生产经验,实现关键设备国产化和80多项技术突破 [3] - 产品已广泛用于高端家纺、内衣、衬衫等领域 [3] 传统业务升级 - 作为全球优质人造丝生产基地和最大腈纶纤维生产基地,传统业务持续焕发新生 [3] - 高端丝绒、针织领域的人造丝产品深受欧洲、南亚市场欢迎,供不应求 [3] - 生产数智化程度超过70%,实现从"织造"向"智造"转型 [3] 绿色发展 - 年产1万吨再生人造丝和3万吨再生竹纤维生产线可年处理1.2万吨废旧纺织品及竹制品 [3] - 突破用废旧纺织品、竹制品生产高端再生纤维技术,通过FSC 17项国际绿色认证 [4] - 构建覆盖原料、能源、制造到认证的绿色体系,成为众多国际品牌首选原料商 [3]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探秘一根纤维背后的生产密码
新华社· 2025-07-18 12:40
公司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传统化纤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化设备实现关键环节自动化操作 [1] - 产品从传统纺织原料延伸至碳纤维领域,形成从原丝、碳丝、复材制品到回收再利用的全流程生产能力 [1] - 碳纤维材料经多环节加工后成为滑雪板、自行车等终端消费品 [1] 碳纤维产品生产与展示 - 公司在复材体育休闲装备产业园组装碳纤维自行车车架 [3] - 碳纤维生产车间将生产好的碳纤维丝卷筒装箱 [4] - 复材体育休闲装备产业园展出碳纤维滑雪板 [5] - 复材体育休闲装备产业园展示碳纤维一体成型自行车车轮 [7] - 复材体育休闲装备产业园拍摄碳纤维自行车车架 [8] 生产车间与设备自动化 - 纺丝生产车间工人检查纺丝原料 [9] - 人造丝生产车间工人调试生产设备 [11] - 人造丝生产车间机械臂码放成品丝筒 [7] - 人造丝生产车间工人对丝筒进行人工镜检 [13][15] - 碳纤维生产车间工人监控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情况 [17] 产品应用与展示 - 公司展厅展示化纤工艺家居用品 [11]
2025年中国碳纤维布行业制造工艺、产业链、发展现状、代表品牌及未来前景:下游应用领域持续扩展,碳纤维布市场规模超7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6 09:12
碳纤维布行业概述 - 碳纤维布是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化、耐腐蚀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加固、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体育器材等领域[1] - 2024年中国碳纤维布市场规模约77.13亿元,呈现快速扩张态势[1] - 碳纤维布按原材料可分为PAN基、黏胶基、沥青基;按规格分为1K、3K、6K、12K、24K等;按织造方式分为机织、针织、编织、预浸布和无纺布[4] 碳纤维布产业链 - 上游包括碳纤维、树脂基体材料等原材料,2024年中国碳纤维市场规模达17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3.8%[10] - 中游为碳纤维布生产制造,工艺包括机织和手织[6] - 下游应用领域涵盖航空航天、汽车、运动器材、工业、建筑、消防等[8] 航空航天领域应用 - 碳纤维布在航空航天领域主要用于飞机、卫星和航天器制造,能显著减轻重量并提升燃油经济性[11] - 2024年中国航空航天市场规模约1.47亿元,随着C919商业化运营和空间站建设推进,需求将进一步释放[11]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如TORAY东丽、Hexcel赫氏、SGL西格里等占据高端市场,本土企业如光威复材、中复神鹰等快速崛起[16] - 光威复材2024年碳纤维及织物营业收入14.52亿元,中复神鹰碳纤维营业收入15.43亿元[18][20] 行业发展趋势 - 轻量化:开发超薄型碳纤维布(如0.1mm级产品)并应用智能铺层技术[22] - 高性能化:突破T1000级及以上产品量产技术,开发耐高温聚酰亚胺树脂和自修复树脂[23] - 多功能化:集成导电、导热、电磁屏蔽等功能,开发智能碳纤维布和特种功能产品[25] - 低成本化:优化原丝生产工艺,推广48K以上大丝束碳纤维,发展回收再利用技术[26]
国产碳纤维最新价格出炉,最高240元/千克
DT新材料· 2025-07-13 21:34
碳纤维市场价格分析 - 2025年7月11日国内碳纤维市场均价为83.75元/千克 [1] - 国产T300级别12K规格价格区间80-90元/千克,24/25K丝束价格70-80元/千克 [1] - 国产T700级别12K产品报价90-120元/千克,24K产品85-120元/千克 [1] - 国产T800级别12K规格价格180-240元/千克,显著高于T300级别 [1][2] 产品技术差异与市场动态 - T800级别因高技术门槛和高端应用价格远高于T300级别 [2] - 同一级别下小丝束(如12K)因工艺复杂度和性能优势价格高于大丝束(如48/50K) [2] - 短期市场价格横盘僵持态势难以迅速打破 [2] - 国内企业在原丝技术、稳定化生产、高效氧化碳化工艺等方面持续攻坚,未来有望突破成本桎梏 [2] 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展 - 吉林化纤集团联合9家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开发大丝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规模化制造关键技术 [3] - 项目攻克原丝高效预氧化碳化技术瓶颈,实现35K及以上大丝束碳纤维稳定量产 [3] - 建立大丝束碳纤维拉挤工艺仿真模型,开发专用高效拉挤工艺与装备,实现拉挤板材高性能批量生产 [3] - 创新材料—结构—气动一体化叶片优化设计方法,成功研制120米以上超长大型风电叶片 [3] - 项目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大丝束碳纤维及其拉挤板材制备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3] 下游应用与市场前景 - 氢能储运(高压IV型瓶)、全球风电叶片复苏、光伏热场碳碳复材、低空经济和国产大飞机供应链等领域应用渗透推动市场增长 [4] - 需警惕产能过剩风险 [4]
吉林化纤,增长65%
DT新材料· 2025-07-08 23:32
中国碳纤维产业突破结构性过剩预期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碳纤维产业突破市场"结构性过剩"预期,吉林化纤碳纤维销量同比增长65%超过2.5万吨,全年预计突破5.6万吨 [3] - 下游复材与制品产量同比增长5.9倍,产能利用率和内部消化能力持续上升 [3] - 增长核心来自以终端场景为导向的产品结构调整,完成对中国商飞、大疆、宁德时代等关键客户的测试认证并进入批量交付阶段 [3] 吉林化纤的技术路径与市场突破 - 公司原丝和碳化产品自用率分别达到91%与50%,实现从原料到复材成品的高比例闭环制造能力 [5] - 制造模式保障批量交付性能一致性,有效平衡市场波动对企业成本端的压力 [5] - 在风电、航空辅助结构、工业无人机和结构性电池壳体等中压场景实现市场突破 [5] 国内碳纤维产业集群形成 - 中复神鹰在连云港、宁夏布局高性能碳纤维基地,启动T800级产品中试,建立从原丝制造到结构件设计的一体化平台 [6] - 光威复材具备T800S、M40J等多个等级产品体系,在一级承力件应用保持技术优势 [6] - 企业形成从高端到中端、从高模到高强的多层级技术矩阵,满足分级市场需求 [6] 下游复材应用企业布局 - 中车青岛四方与中车长客在碳纤维动车车体、轨道交通轻量化构件中实现多项示范应用 [8] - 金风科技、运达股份等整机厂商协同开发多主梁、复合壳体等中大型构件 [8] - "十四五"期间碳纤维复材被纳入先进基础材料核心攻坚目标,地方政府设立专项基金和中试平台 [8] 行业竞争焦点与国际竞争力 - 行业竞争焦点从"单点性能指标"向"系统集成适应性"过渡,强调工艺节奏适配、批量稳定供应和协同设计流程 [10] - 中国碳纤维逐步走出"低端替代"思维,在中模量、中应力、大尺寸复材部件领域形成错位竞争能力 [10] - 行业聚焦核心技术、产业链整合以及产业构建等复杂问题,迎来"系统工程化"加速落地的窗口期 [10] 碳材料大会与展览信息 - Carbontech2025第九届国际碳材料大会暨产业展览会将围绕半导体、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新兴和未来产业举办 [12] - 预计吸引50000+专业观众,1000+行业CEO,2000+终端用户参与 [12] - N2高端装备碳材料馆将集中展示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压力容器、光伏等领域用碳基制品 [13]
生产线“智力”全开!吉林化纤用党建“金钥匙”打开发展新局面
新华社· 2025-07-02 14:17
公司自动化升级 - 吉林化纤年产3.5万吨生物质新型人造丝生产线实现高度自动化,机械手一次可抓取12个丝饼并完成全流程处理[1] - 自动挂杆装置为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专利成果,由党支部统筹立项,党小组分工攻关完成[1] - 该自动化项目节约人力50%,人均生产效率提升30%,达到行业智能化先进水平[1] 党建引领技术创新 - 公司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党支部立项创新课题和党员攻关突破关键技术[2] - 碳化一车间党支部带领制定124项攻关措施,改进后的3K碳纤维新生产线实现提产提效和节能降耗[2] - 每个党支部都有创新课题,每名党员承担创新任务,形成全员创新机制[3]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公司拥有全球优质人造丝、腈纶纤维和竹纤维生产基地,同时在新材料领域持续突破[2] - 3K小丝束碳纤维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改进后产品价格提升且市场供不应求[2] - 自动化生产线产品销往海内外市场,体现国际化布局[1]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抓党建、谋创新、促发展——吉林一家化纤企业基层党组织这样做
新华网· 2025-07-01 10:06
公司技术创新与自动化升级 - 吉林化纤集团在3.5万吨生物质新型人造丝生产车间采用自动化装置,机械手一次可抓取12个丝饼,大幅减少人力需求 [1] - 自主设计的自动挂杆装置为公司专利成果,由车间党支部统筹立项,党小组分工攻关完成 [1] - 该自动化项目节约人力50%,人均生产效率提高30%,达到行业智能化先进水平 [1] 党建引领与创新机制 - 公司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党支部立项创新课题和党员攻关突破关键技术 [2] - 每个党支部设有创新课题,每名党员承担创新任务,将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3] - 碳化一车间党支部带领制定124项攻关措施,改进后的3K碳纤维生产线实现提产提效和节能降耗 [2] 产品结构与市场表现 - 公司在传统纺织原料领域拥有全球优质的人造丝、腈纶纤维和竹纤维生产基地 [2] - 3K小丝束碳纤维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高端领域,改进后产品价格提升且市场抢手 [2] - 新材料领域持续突破,发展态势良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