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 - 公司为海螺集团员工持股平台 安徽海创(海螺集团工会控股)、海螺集团(不含海螺水泥部分)、海螺水泥分别持有公司10 98%、5 39%、4 99%股权 形成以海螺系员工个人持股为主、无实控人状态的股权架构 [1] - 核心资产包括海螺水泥18%权益及垃圾焚烧资产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0 2亿元 其中海螺水泥投资收益13 16亿元(占比65%)、垃圾焚烧经营利润6 6亿元(占比33%)、节能装备/新能源/港口物流等合计贡献约2% [1] - 预计20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 93/21 17/21 36亿元 [3] 垃圾焚烧业务 - 产能规模行业领先 2024年底在运产能4 81万吨/日 在建0 145万吨/日 报批拟建0 13万吨/日 [1] - 经营指标稳健 2024年产能利用率达105% 吨发电量279度 主业ROE 7 71% [1] - 未确认收入的竞价项目对应国补约0 73亿元/年 若加回国补利润 垃圾焚烧经营利润有望达7 22亿元 [1] - 2024年经营现金流20亿元 若国补下发(年度超5亿元)可进一步增厚现金流 [2] - 预计2025-27年capex大幅下降至-10/-5/-4亿元 主业自由现金流有望提升至10/16/16亿元(含国补可进一步增厚) [2] 海螺水泥资产 - 持有海螺集团49%股权 穿透后持有海螺水泥18%股权 [2] - 行业自律+能源成本下降共振 海螺水泥利润有望企稳 [2] - 保守测算有望收到5亿元现金分红(基于80 5亿元利润×50%分红×36%集团持股×70%集团分红×49%海创持股) [2] 估值与投资分析 - 采用分部估值法测算 公司合理估值为154亿元 较当前市值有22%上涨空间 [3] - 预计2025-27年自由现金流达15/21/21亿元(含国补可增厚) 分红潜力突出 [3]
海螺创业(00586.HK):利润及现金流迎来拐点 分红提升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