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转型趋势 - 医药企业纷纷转型消费医疗和大健康赛道,包括医美、干细胞治疗等业务,以应对传统医疗赛道的内卷和业绩压力 [1][3] - 科伦药业决定挺进大健康赛道,旗下川宁生物布局抗衰产品如"麦角硫因" [1][6][7] - 2024年截至4月上旬,我国新注册医美相关企业接近上万家 [3] 企业案例与业绩表现 - 四环医药2024年上半年医美板块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66.4%,占总收入34%,主要来自肉毒素"乐提葆" [8] - 冠昊生物2024年细胞技术服务收入占比超10%,涉及自体软骨移植、干细胞储存等技术 [8] - 和元生物成立子公司和元和美,布局干细胞治疗药物及外泌体CRO/CDMO服务,医美收入或将在下半年财报披露 [8] - 川宁生物2024年合成生物学产品收入占比不足1%,远低于生物发酵业务 [7] - 科伦药业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下滑30%和43%,正押注抗衰产品 [6] 市场需求与商业化 - 海南干细胞疗养单次花费高达百万元,相关企业盈利丰厚 [1] - 医美行业"来钱快",某医疗器械初创公司拓展医美业务后月入几十万,支撑主营业务运转 [4] - 再生医学在医美领域商业化落地较简单,但当前医美技术未达真正再生医学水平,存在监管擦边球现象 [5] 技术与监管动态 - 再生医学涵盖干细胞疗法、组织工程、基因编辑等领域,终极目标是治疗器官衰竭等难题 [5] - 2024年国家药监局发布多项细胞治疗指导原则,规范产业化方向 [9] - 细胞治疗安全性监管机制仍需完善 [9] 业务拓展模式 - 医药企业转型常见模式包括成立新公司、收购贴牌,结合传统业务优势(生产或营销) [3] - 医疗器械公司拓展医美业务被视为"降维打击",部分企业已取得化妆品和保健食品认证 [3]
商业秘密|医疗企业利润承压,转型大健康能否让企业迅速“回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