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提速,企业建言从“独角戏”走向“生态共建”

具身智能行业发展现状 - 具身智能成为行业热议话题,2025年被誉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正加速从技术探索迈向大规模商用阶段 [1] - 全球政府、科技巨头、产业链企业、科研机构及资本加速入局,华为运营具身智能中心并与16家企业签署合作备忘录,阿里巴巴参与"星动纪元"融资,蚂蚁集团成立蚂蚁灵波科技,腾讯发布多模态机器人Max和小五,美团战略投资宇树科技和自变量机器人 [1] - AI驱动下机器人技术快速进步,大模型发展推动具身智能热浪,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多场景率先落地 [1] 企业布局与商业化进展 - 越疆科技与腾讯云签署协议,聚焦具身智能技术研发和多场景应用,加速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向工业、商业、家庭场景规模化落地 [3] - 越疆科技已在工厂部署超8万台协作机器人,服务80家世界500强制造企业,未来将开发工业和家庭服务人形机器人 [4] - 自变量机器人正与头部研发机构、商超连锁合作,在开放性场景落地,强调机器人需具备泛化性、通用性和操作能力 [4] 应用场景与市场前景 - 工业与垂直商业领域将率先应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商业和家庭服务型机器人前景巨大,趋势从工业切入向商业和家庭渗透 [4] - 招商局集团认为机器人进入千家万户是最大场景,有望成为新一代智能终端,但需解决硬件研发周期长和家庭环境多样化挑战 [4] - 广州里工实业认为"进入千厂万店"比家庭场景更快实现,强调机器人应优先回归制造业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4] 大湾区产业生态与协同创新 - 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37万家,居全国之首,为具身智能发展提供丰厚土壤 [5] - 广东是中国最大智能机器人产业聚集区,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全国领先,产业链各环节培育了龙头和专精特新企业 [5] - 腾讯2018年投入机器人研发,构建开源开放平台,与智元、越疆科技等合作突破机器人大脑训练、智能控制等技术 [6]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当前具身智能面临"大脑"与身体协同技术挑战,电池续航、负载能力、本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存在瓶颈 [5] - 开源和标准化平台可加速行业发展,腾讯通过开放技术平台和生态资源推动具身智能产业生态共建 [6] - 香港顶尖高校和实验室的AI人才优势需与大湾区成熟产业链结合,以促进技术创新 [7] 政策与金融支持需求 - 行业需要稳定持续的政策引导和精准有效的金融政策支持,以应对具身智能产业长周期投入特点 [6] - 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和服务业场景丰富,提供更多场景可生成海量数据反哺技术迭代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