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打破中方稀土垄断?澳企掌握重稀土分离技术,但加工效率暴露弱点

行业动态 - 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在马来西亚工厂首次实现氧化镝分离技术突破,并计划下个月量产铽,这两种金属是中国出口管制的战略材料[1] - 2025年堪称稀土管制元年,中国2月限制钨、碲等5种金属出口,4月将钆、铽等7类纳入管制,5月启动全产业链严控[6] - 中国已通过《稀土管理条例》将资源收归国有,并投入千亿级资金升级提纯工艺[13] 公司对比 - 莱纳斯单位稀土氧化物生产成本高达10-15美元/千克,而中国北方稀土仅为4-7美元/千克[2] - 莱纳斯规划年产能仅1500吨,不及中国单家头部企业的零头,中国每年分离1.5-2万吨重稀土,进口回收另增1-1.5万吨[4] - 中国企业能在15天内完成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而莱纳斯需跨国运输矿石到马来西亚加工再转运美国精炼,周期长达3个月[10] 技术壁垒 - 2019年起中国禁止稀土分离技术出口,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评估澳企至少需10年才能形成完整产业链[6] - MP公司仍需将稀土矿运往中国加工后再返销美国,暴露出西方在冶炼提纯环节的技术短板[11] - 中国北方稀土工程师比喻"我们已建成高铁,对手还在修补绿皮车厢",突显技术代差[11] 地缘布局 - 美国MP稀土公司与沙特矿业签约建厂,但沙特稀土储量仅占全球1.5%[8] - 美国与乌克兰签署《美乌矿产协议》瞄准乌克兰资源,但其产量不足中国一座中型矿山[8] - 美国国防部向莱纳斯得州工厂注资2.58亿美元,但该厂投产需至2026年,初期产能仅满足美军需求的3%[13] 市场影响 - 2024年全球稀土价格因中国调控下跌40%,导致莱纳斯净利润暴跌70%[10] - 若中国全面放开产能,其成本优势足以让任何竞争对手瞬间崩盘[10] - 日经中文网判断"至少到2035年,中国仍将主导稀土价值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