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蛇吞象”关联并购谋突围,滨海能源能否换新颜

交易概况 - 滨海能源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收购沧州旭阳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完成后将形成"负极材料+尼龙新材料"双主业格局 [1][3] - 本次交易为"蛇吞象"式并购,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沧州旭阳总资产145.8亿元,是滨海能源13.27亿元总资产的11倍 [1][3]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定价为7.55元/股,但最终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5] 业务整合 - 沧州旭阳主营尼龙新材料生产,产品包括己内酰胺、尼龙6、尼龙弹性体等,拥有从制氢到尼龙产品的全产业链 [7] - 交易后滨海能源将新增尼龙新材料业务,与现有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形成协同 [3] - 沧州旭阳己内酰胺年产能75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6.1%,居全球第二 [7] 财务数据对比 - 2024年滨海能源营收4.93亿元,沧州旭阳营收103.11亿元;2025年一季度滨海能源营收9595.71万元,沧州旭阳营收24.12亿元 [4] - 沧州旭阳2023年净利润3.48亿元,2024年下滑至2.38亿元,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111.94万元 [8][9] - 滨海能源2020-2024年连续五年亏损,2023-2024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1811万元和-2813万元 [11] 资产负债情况 - 滨海能源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从2022年末60.02%增至2025年一季度末82.95% [12] - 高负债率可能导致融资难度增加和抗风险能力减弱 [12] 行业背景 - 国内尼龙新材料行业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导致利润空间受压 [9] - 部分企业通过研发投入向中高端市场突破,行业应用领域有望持续拓展 [10] 股权结构 - 交易双方实控人均为杨雪岗,交易后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旭阳集团但实控人不变 [6] - 沧州旭阳80.4765%股权由旭阳集团持有,滨海能源24.85%股份由旭阳控股持有 [6]